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9
编号:13695260
通过"辨病"思考"辨证"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49
     1引言

    辨证探源:辨证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内经》"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辨证的基础,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张机提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辨证论治[1]运用于临床,创立"六经辨证"开创中医辨证之先河。《伤寒论》为后世历代医家总结创立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理论提供了重要参考,《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体现出阴阳辨证;"卫气不和"、"血弱气尽"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论》已经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探讨疾病的变化;《金匮要略》"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此论述阐明了热邪在上中下三焦表现出的不同证候。故东汉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已形成后世八钢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理论的雏形。

    辨病溯源:辨病在中医诊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对"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甲骨文记载疟、疥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诗经》提及虫蛊病,涉及病名40余种,《山海经》有23种固定病名记载,这些记载体现了在具体疾病认识基础上施行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实践走向科学总结阶段,对疾病认识有《素问.咳论篇》、《灵枢.胀论》等专篇论述,可见《内经》体现出成熟的辨病论治思想,《伤寒杂病论》进一步完善辨病论治体系,将辨病、辨证融为一体。

    《伤寒论》论述六经病,分别具体阐述了本证、兼证、辨证,充分体现了辨病辨证的结合运用,辨病与辨证结合[2]符合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应用,同时符合"整体与局部联系"的原理。在当今全球开放发展学科交叉的潮流中,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取长补短为辨证、辨病注入新的理论,在跟随导师闫咏梅教授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辨病严谨可建立医患内心的信任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