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1
编号:13694077
乌拉盖管理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9日 张妍青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证实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在我盟的存在,并为为今后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通过对宿主动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调查,宿主动物病原学调查检测,人群既往感染及患病调查,对鼠肺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采用ELISA方法对人体血清和鼠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IgG抗体的检测。结果 3年检测的野鼠平均带毒率为6.73%,感染率20.32%;家鼠带毒率7.69%,感染率8.54%。采集人血清标本64份,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25%。结论 在后蓝旗村及周边五号村等6个村、8个自然聚居点、4个大型农牧场、31个个人放牧点,区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范围内捕获的宿主动物中检测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阳性及病毒抗体阳性,同时部分人血清抗体阳性,证明此区域范围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为锡林郭勒盟确定的首个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疫源地应为家鼠和野鼠混合型疫源地。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调查;疫源地

    1前言

    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已知的20余种血清型/基因型中有50%以上致人发病[1]。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等。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分布广泛,每年发患者数占世界报道的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我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亦较广泛,分布在9个盟市。与我盟相邻的兴安盟、通辽市近几年均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锡林郭勒盟自有疫情报告记载以来,一直没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

    2008年3月,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报告我盟东乌旗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病例由解放军第251医院报告。经调查核实,该病例发病前在乌拉盖管理区后蓝旗村居住2w后,出现发热等类似感冒症状后逐渐加重,后经锡盟医院诊断为肾衰转解放军第251医院,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后因肾衰死亡。通过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