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编号:13689732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9日 《医学信息》 201414
     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程度。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均来院定期检查裸眼视力,角膜散光程度,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术眼在术前、术后1w、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角膜散光度恢复情况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相对简单,其临床疗效确切,且术后术眼视力恢复较快,对角膜散光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角膜散光

    当晶状体发生浑浊时,光线进入眼内受到阻碍,视力下降,晶状体透明度下降,称为白内障[1],该病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全球第一致盲眼病,目前临床常治疗白内障手术方式很多,各个医院采用的手术方式也有所不同,治疗该病的方案首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但由于手术设备昂贵,许多医院没有能力配备,大部分医院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效果甚好,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容易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对手术预后有直接影响[2]。为此本文将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宗旨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结构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7.5±5.2)岁;疾病类型:老年性白内障7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0例,外伤性白内障12例;Ⅱ~Ⅴ级核,散光度0.95~1.45D,术前视力为光感~0.4,光定位、红绿色觉无异常,并常规对眼压、眼底、裂隙灯等检查,排除其他眼疾。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前患者给予超声检查、裂隙灯、眼压检查、眼底镜等。具体手术方法:①散大瞳孔,常规表面麻醉;②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电凝止血;③在上方距离角巩缘2.5mm做一板层巩膜切口,长约6mm,深度1/2;④用隧道刀分离巩膜板层至透明角膜缘内1.5mm的透明角膜处,使用角膜刀刺入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扩大切口,约6mm;⑤水核分离,使用平衡液离及水分层,于前房内注入粘弹剂;⑥使用晶体调位勾将晶体旋转到前房,再用晶体圈伸入核下方,娩出晶状体核;⑦冲洗残留皮质;⑧再向前房注入粘弹剂,注入人工晶状体;⑨冲洗前房,闭合手术部位;⑩注射头孢呋辛呐和地塞米松,球结膜瓣覆盖伤口。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w、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检查术眼裸眼视力、术眼角膜散光改变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眼裸眼视力恢复情况观察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均来院定期检查裸眼视力,患者裸眼视力变化:手术前0.22±0.08,手术后1w 0.41±0.09;手术后1个月0.45±0.10;手术后3个月0.52±0.14;手术后6个月0.62±0.14;术眼裸眼视力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1,P<0.05)。

    2.2术眼角膜散光改变情况观察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均来院定期检查角膜散光情况,患者角膜散光变化:手术前0.92±0.35,手术后1w 1.88±0.54;手术后1个月1.50±0.48;手术后3个月1.33±0.38;手术后6个月1.12±0.39;术眼角膜散光程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6,P<0.05)。

    3讨论

    白内障是因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的一种眼疾,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因此该症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3]。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措施较多,选择一种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

    传统的囊内白内障摘除术是离断晶状体悬韧带后娩出晶状体核,此种手术方法使玻璃体失去了后囊的支撑,活动度较前增高,不容易植入人工晶状体。目前已很少有医院采用这种手术方法[4]。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手术方式,具体方法是刺破、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娩出晶状体核,吸净周边的皮质,保留晶体后囊和前囊[5,6]。但这需要等到白内障成熟了后再行手术,使手术时机受到限制,切口大,视力恢复所需时间较长,疼痛较明显,但这类手术技术要求简单,价格低,在基层医院仍旧使用。近几年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应运而生,效果甚佳,但使用仪器昂贵,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很高,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方便,进而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且术后不易粘连[7,8]。但该手术切口入路方式往往对手术设备、术者的手术技术及经验要求较高,在使用上受到限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收到了眼科医疗人员的关注,如激光乳化技术、涡流乳化技术、射流乳化技术,但在临床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在现代囊外摘除术基础上,改变了晶状体核的处理,隧道切口使手术过程中前房深度更容易维持,而且结构不受破坏,减少术后散光,视力恢复快,因此,小切口手术在使用范围较广[9,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术眼在术前、术后1w、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角膜散光度恢复情况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在相对手术技术成熟,术者操作技巧及经验丰富的前提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术术后恢复好,且临床疗效稳定[11]。

    该手术简单易行,手术过程简单,容易掌握,不受到核的软硬程度限制,根据实验结果,患者恢复视力效果好,散光程度小,且成本低,根据相关报道,该手术安全且术后并发症少,许多患者容易接受[12]。该手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器械,手术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13]。

    参考文献:

    [1]赵先柱,刘万军,刘春芳.青光眼术后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2):148-149.

    [2]何健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切口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15):2533-2534.

    [3]邵敬芝,张凤妍,王显丽,等.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原有散光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1,31(6):558-560.

    [4]茅彦,马成,刘文舟.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5):493-495.

    [5]黄秀蓉,闫亚红,莫亚.2种长度切口MSICS联合IOL植入术的角膜地形图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5):261-264.

    [6]Avitahile T,Bonfiglie V,Reihadi M,etal.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the fellow eye of patient with retinal detachment:A retrospective study[J].Graefea Arth Clin Exp Ophthalmol,2004,242:191-196.

    [7]Dai M M,Shu D,Ding L A.Senile cataract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milk,[J].BrJOphthalmol,2005,23(4):435.

    [8] PollackA,LeibaH,BukelmanA,eta1.Cystoidmacular edemafollowingcataractextraction in patientswith diabetes[J].BrJOphthalmol,2002,76:221-224.

    [9]李静华,赵学英,查旭,等.手法隧道内劈核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6):96-99.

    [10]卜继普,陈向东,吴柳青,等.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袋内劈核技术-钩刀劈裂法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3):7-9.

    [11]黄圣松,黄文勇,刘斌,等.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中发生沉核的危险因素[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2):1848-1849.

    [12]李静华,赵学英,查旭,等.手法隧道内劈核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6):96-99.

    [13]Woo S O,Lu F,Yang L J,et al.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in the complex[J]. Graefea Arth Clin Exp Ophthalmol,2009,8(11):42-44.

    编辑/孙杰, 百拇医药(叶伟唐)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