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4
编号:13689737
小剂量尿激酶封管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导管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9日 徐庆华 梁新蕊 周阳阳 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导管患者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长期深静脉导管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尿激酶封管组(A组)20 例和常规肝素封管组(B组)20例。尿激酶封管组(A组):血液透析结束后向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内分别注入0.9﹪生理盐水10ml,再用0.9﹪生理盐水4ml+肝素钠1ml+尿激酶4万单位溶液分别按动-静脉两端标记的管腔容量正压封管。常规肝素封管组(B组):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向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内分别注入0.9﹪生理盐水10ml,再用0.9﹪生理盐水4ml+肝素钠1ml溶液分别按动-静脉两端标记的管腔容量正压封管,两组均连续使用3 个月。比较2种封管方法的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 KT/V) 和-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KT/V、深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封管用于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导管封管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钠;血液透析;封管

    血液透析是现代尿毒症患者替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命线",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决定血液透析效果的关键,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一般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但对于老年人、糖尿病肾病及肥胖者等部分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或者肾移植过渡期,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內瘘或者內瘘重建困难者,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成为重要的血管通路选择[1],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血栓和纤维蛋白鞘形成是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2],无法达到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影响血液透析效果,严重时不得不拔出导管,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导管正确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我科自2008年4月~2011年4月对40例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封管方法研究,发现用尿激酶封管法,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8年4月~2011年4月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 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巴德医疗器械),均为右侧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2.0±2.5)个月。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24~88岁,平均年龄(52.7±2.1)岁。原发病有慢性肾小球性肾炎20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8例,狼疮性肾病2例,透析2~3次/w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