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想
第1页 |
参见附件。
当前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客观存在,并且已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大医院、好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基层医院门厅冷落,造成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绝对不足与相对过剩同时存在,严重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居民看病的需求。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科技技术的提高,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纷纷建立起信息化医疗服务业务,如:医卡通、电子病历、电子化挂号等,但这些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居民的医疗档案保存在不同诊疗医院中,医疗档案与其他医院无法共享,相互封闭,造成了医疗信息资源浪费。尽管有的经济发达地区构建了区域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但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和管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反而造成更大浪费。因此,建立区域性医院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势在必行。
1建立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可行性
1.1档案信息化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档案信息化也已从技术导向、内容导向阶段,步入一个以服务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以基础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规范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世纪初,以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增量电子文档归档管理、基础档案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数字档案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档案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构趋于优化、配置日益合理的总体发展态势,信息化为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档案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变化。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持续发展和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在服务民生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带来服务效率的提升,是档案服务能力提升的一条新途径。而充分运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无疑是加快提升新形势下档案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和效率,带来档案服务模式的历史性重构,既是新形势下顺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档案强国"宏伟目标的现实要求。《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实现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并且提出了"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为社会、民生服务的广泛,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
1.3医疗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人才、到场所、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