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6
编号:13688398
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抗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3日 欧昌元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抗栓组,每组38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抗栓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抗栓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栓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采用抗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不会明显增多。

    关键词:心绞痛;血小板;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也是冠心病急性发病的一种常见症状。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斑块破裂引发急性非闭塞性血栓导致等[1]。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常伴有血小板减少者,对于该类患者抗栓治疗由于担心出血事件的发生,临床医师有所顾忌,因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床号码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抗栓组,每组38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为(67.5±5.5)岁。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②血小板<100×109/L。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药物治疗过敏者;②严重肝功能损害。

    1.2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他汀、ACEI、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抗栓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首次负荷剂量均为300mg/d,次日予以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剂量分别维持在100mg/d与75mg/d,连续治疗6个月;低分子肝素4250uih q12h皮下注射,连续8d。

    1.3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分离血清,并保持在﹣80℃冰箱中,以进行和肽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electin)、白细胞介素-6(IL-6)等生化指标的定期分批检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