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7
编号:13687716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30日 《医学信息》 201417
     摘要: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任何一项手术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这些心理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否顺利开展及手术效果。因此,针对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不同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任何一项手术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的甚至出现四肢发抖、冰凉、意识域狭窄等,这些心理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否顺利开展。所以,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1术前患者的心理及其护理

    相关研究显示,手术患者术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患者担心手术是否安全,害怕手术带来的疼痛、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等。患者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将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否顺利开展及手术效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并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1做好术前心理咨询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用友好、亲切的态度接待好患者,并可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科室环境的介绍,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要多使用注意安慰性、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克服恐惧不安的心理。对缺乏信心的患者,要耐心引导,并可以介绍之前成功的案例,从而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1.2提供充足的信息 告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如何配合,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出现不适感时如何克服等,从而使其能够客观地认识手术的过程。另外,做过同类手术患者的信息,对术前患者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交流。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在术前让患者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这些信息的提供,可让患者心理上有所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也可使患者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1.3保持患者适度焦虑 焦虑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性心理防御机制,它对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则更差。原因是无焦虑的患者对于手术过分放心,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无法应对手术给生理造成的痛苦。因此,医务人员应让患者在手术前保持适度的焦虑。

    2术中患者的心理及其护理

    手术的关键阶段是术中,也是患者心理最为复杂的阶段。因此,做好术中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术中患者心理护理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2.1注重语言沟通 对于意识清醒的手术患者,护士应善于引导患者谈话,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心;与患者交流时要有反馈、有耐心。患者在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及时点头,并给予安慰及引导。

    2.2 注重非语言沟通 在手术过程中,医患之间的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光接触可以帮助双方话语同步,思路一致。护士应当善于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与患者的沟通,比如:话语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都起作用。

    2.3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因此手术室内要整齐、清洁,室温控制在25℃左右,光线柔和,床单清洁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避免产生消极暗示。医生、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操作轻柔,使患者有安全感,术中护士应注意意识清醒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手术室内不应谈笑,相互之间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意外,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怖和不安。

    3术后患者的心理及其护理

    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患者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感到痛苦难熬。过2d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注重以下几点:

    3.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患者回到病房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患者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胸腹部手术理应咳嗽排痰,他们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这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3.2帮助缓解疼痛 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4]。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比如,术后6h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疼痛;暗示可以减轻疼痛,让患者听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3.3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患者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护士要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生活不便处要细致照顾,如喂饭、协助写信等。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4鼓励积极对待人生 患者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患者,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有的患者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胃切除)或残缺(如截肢),必然产生缺陷心理[5]。尤其是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患者,护士要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接纳现实。

    参考文献:

    [1]易茗.心理护理,手术患者的"减压阀"[J].健康大视野,2006,(7):63-64.

    [2]白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s1):73-74.

    [3]付瑞敏.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6):136-137.

    [4]赵淑玲,高玉美.浅谈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16):132-133.

    [5]袁良芳.非急症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2009,(21):1936-1936.

    编辑/张燕, http://www.100md.com(冯莞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