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肌疾病 > 病毒性心肌炎
编号:1368253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与免疫机制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医学信息》 201420
免疫机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局限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与免疫学机制并加以详细阐述;方法根据近年来临床与实验室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致病机理的研究资料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查阅进行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B3(CVB3)引起的,病毒作用在心肌细胞所产生的毒蛋白影响了心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与活性,使心肌细胞死亡;机体对致病病原产生了免疫应答反应并启动细胞与体液免疫释放自然杀伤细胞(NK)及T细胞群,识别并攻击已感染的心肌细胞以及释放相关因子并提呈抗原;结论病毒对宿主心肌细胞直接的损害与自身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是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免疫机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的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小儿常见病与多发病[1]。以2~4岁小儿发病多见,根据近年来统计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2]。VMC发展致病的主要机制是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与随后发生的免疫应激作用[3]。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对此病的发病机制、病原学以及免疫机制进行详细阐述说明。

    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1.1临床表现患儿均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主要为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肌痛、腹泻和皮疹。临床常见症状有乏力、苍白、多汗、发热、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发绀气促,少数表现为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末梢发绀、抽搐,严重者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是死亡[4,5]。

    1.2临床诊断血清病毒检测:当血清病毒特异性IgG降低、IgM和IgA增高,同时伴心脏症状,表明可能患有VMC[6]。心肌活检:可以对不明原因的急慢性心肌炎建立病理组织学和病毒学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