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分析护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的死亡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本文收集了本院2010年~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病例 79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62例,占78.48%;胎盘因素11例, 占13.92%;软产道损伤6例,占7.59%。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产后2h内密切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可以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结论 熟练掌握子宫按摩的技巧是减少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关键;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产妇的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汹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24h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笔者对在本院发生的79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情况做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 6100 例,阴道产4600例,剖宫产 1500 例。产后出血 79 例,占分娩总数约1.30%,年龄为18~45岁,其中初产妇39 例,经产妇 26 例。
1.2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阴道出血大于或等于500 mL者即可诊断。
1.3方法 用聚血盆容积法直接测量外,还可用被污染垫巾的血湿面积法(10 cm×10cm=10mL)、称重法(血液比重为1.05 g=1mL)及休克指示法[1]测量出血量。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四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70%~80%[1]。本院2010年~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病例 79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62例,占78.48%;子宫收缩乏力可由产妇的全身因素,也可由子宫的局部因素所致。全身因素有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时间过长或难产;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产妇合并有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局部因素如: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壁损伤等。①胎盘方面的因素:胎盘因素11例, 占13.92%, 有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②软产道裂伤:软产道损伤6例,占7.59%, 有会阴、阴道、宫颈裂伤等。③凝血机能障碍:任何原因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79例产后出血无凝血机能障碍病例发生。
2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产后出血的孕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人流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术、胎盘滞留等。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产后2h内密切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少,松弛时出血多;开始先在宫腔或在阴道内滞留,以后再流出来;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3]。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 不可忽视。当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工作。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熟练掌握子宫按摩的技巧是减少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关键,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大出血后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因此,产科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使用缩宫素时要专人严密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有效,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3急救护理
3.1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一定要镇定、果断、工作有序。在迅速主动采取止血措施的同时通知医生。
3.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面罩法给氧,流量4L/min~6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3.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3.5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原因,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工作。如果保守治疗效果差,积极协助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3.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3.7给以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解除患者紧张、恐慌的不良情绪,以友善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争取抢救时机。
3.8产后注意加强营养,并做好抗感染治疗及纠正贫血。
4体会
4.1早期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有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2次人流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及时恰当地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询问病史,详细记录,根据诱发因素,设计对应的防治和护理方案。
4.2及时抢救 产后出血的抢救,其重要的环节在于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更不可忽视。一旦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5.
[2]陈慧清.李文珊.产后出血142例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437-438.
[3]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编辑/孙杰, 百拇医药(邝洋羽)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汹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24h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笔者对在本院发生的79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情况做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 6100 例,阴道产4600例,剖宫产 1500 例。产后出血 79 例,占分娩总数约1.30%,年龄为18~45岁,其中初产妇39 例,经产妇 26 例。
1.2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阴道出血大于或等于500 mL者即可诊断。
1.3方法 用聚血盆容积法直接测量外,还可用被污染垫巾的血湿面积法(10 cm×10cm=10mL)、称重法(血液比重为1.05 g=1mL)及休克指示法[1]测量出血量。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四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70%~80%[1]。本院2010年~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病例 79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62例,占78.48%;子宫收缩乏力可由产妇的全身因素,也可由子宫的局部因素所致。全身因素有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时间过长或难产;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产妇合并有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局部因素如: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壁损伤等。①胎盘方面的因素:胎盘因素11例, 占13.92%, 有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②软产道裂伤:软产道损伤6例,占7.59%, 有会阴、阴道、宫颈裂伤等。③凝血机能障碍:任何原因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79例产后出血无凝血机能障碍病例发生。
2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产后出血的孕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人流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术、胎盘滞留等。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产后2h内密切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少,松弛时出血多;开始先在宫腔或在阴道内滞留,以后再流出来;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3]。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 不可忽视。当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工作。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熟练掌握子宫按摩的技巧是减少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关键,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大出血后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因此,产科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使用缩宫素时要专人严密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有效,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3急救护理
3.1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一定要镇定、果断、工作有序。在迅速主动采取止血措施的同时通知医生。
3.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面罩法给氧,流量4L/min~6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3.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3.5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原因,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工作。如果保守治疗效果差,积极协助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3.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3.7给以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解除患者紧张、恐慌的不良情绪,以友善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争取抢救时机。
3.8产后注意加强营养,并做好抗感染治疗及纠正贫血。
4体会
4.1早期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有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2次人流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及时恰当地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询问病史,详细记录,根据诱发因素,设计对应的防治和护理方案。
4.2及时抢救 产后出血的抢救,其重要的环节在于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更不可忽视。一旦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5.
[2]陈慧清.李文珊.产后出血142例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437-438.
[3]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编辑/孙杰, 百拇医药(邝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