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5
编号:13675468
血液非牛顿黏性对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陈卫平 唐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2.2血液的非牛顿黏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当计算流体变为非牛顿Carreau流体时,血管内的TAWSS、OSI和流线分别如图4、5、6所示。对比图4和图1,我们发现在非牛顿流体假设下,LAD主干的两处狭窄处的高剪切力区域虽然仍然存在,但范围缩小,而且剪切力值降低,这样就降低了剪切力在局部区域急剧变化的可能性,患者动脉壁的损害在血液黏性自主变化的条件下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对比图5和图2,LAD主干处的高OSI分布区域已经完全消失,说明患者动脉壁上受到的剪切力脉动刺激已经降到了比较低的值。而图6中的主干处流线也变得十分规律,回流、涡流和二次流基本消失了,不会再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图6中的分支狭窄下游出现了图3中没有的涡流。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牛顿流体假设下,冠状动脉主干处的狭窄对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十分明显。狭窄会导致壁面剪切力的升高以及局部剪切力急剧变化,会导致局部振荡剪切指数的急剧升高,会导致狭窄下游处的回流、涡流以及二次流的产生。而在非牛顿流体假设下,各血液动力学参数都变得比较正常,主干的血流也变得更加规律。这样的结果是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因为我们采用的Carreau流体,是一种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已经在血流研究中普遍应用)。血管狭窄处会自然地产生壁面剪切力升高的现象,而血液的黏弹性记忆效应,会在剪切力急剧变化时,通过改变自身的黏度,对这种变化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图6中LAD分支处出现的涡流,是因为分支处血管尺度过小,主干处黏度的变化过大,当血液流到分支狭窄处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紊乱。

    以上的分析表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