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5
编号:13675849
胃息肉样病变临床特点和病理性质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武慧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研究胃息肉样病变临床特点和病理性质,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39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9例胃息肉患者中,29例为单发性胃息肉,占74.36%;10例为多发性胃息肉,占25.64%;胃体和胃窦属于胃息肉的多发区,分别占51.28%、23.08%,息肉直径≤0.5cm和息肉直径≥2.0cm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直径为0.5~2.0cm的胃息肉发病率。本组39患者中,31例为肿瘤性息肉,占79.48%,9例肿瘤性胃息肉,占29.03%。结论 单发性胃息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常见于胃体和胃窦,且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不会出现恶性肿瘤病变。

    关键词:胃息肉样病变;临床症状;病理性质

    胃息肉属于良性肿瘤,与胃粘膜组织增生存在直接关系。临床研究表明,胃息肉具有潜伏周期长、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诊治的困难,然而若胃息肉症状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出现癌变[1]。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内镜逐渐应用于胃息肉的诊断中,但关于该疾病的检出率仍然相对较低。基于此,本文对医院近两年收治的胃息肉临床特点病理性质作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治疗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病理证实本组患者均存在胃息肉。本组39例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15例,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45.62±2.95)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时间(5.62±1.09)年。受教育程度:14例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至高中,9例中专,6例本科及以上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内镜师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食管、胃底情况,观察患者出现胃息肉的大小、位置等,并进行详细记录。在内镜的辅助下,利用钳夹采集胃息标本,将其至于固定液中送检。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析文中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特点 本组39胃息肉患者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