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属支电凝术与传统静脉曲张手术的对比研究(1)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自制套管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越性。方法 将单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1例分成改良组(28例)和传统组(53例),分别接受传统手术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自制简易套管针电凝术,观察疗效。结果 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总长度均小于传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CIVIQ)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自制简易套管针电凝术即剥除了大隐静脉主干,同时彻底治疗了属支静脉,简便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更加美观,体现了外科的微创发展方向。
关键词:次高位;电凝;静脉曲张;套管针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外周静脉性疾病。传统术式要求离断5条大隐静脉属支并保留约0.5 cm的残端以达到高位结扎,随以老式剥离器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分别作小切口切除其多个曲张属支,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切口瘢痕多、不美观等缺点。近年来,微创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涌现,如泡沫硬化剂注射术、血管腔内激光、旋切刨吸术、电凝术等。近年来,我院改良传统术式,应用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自制简易套管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3年9月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大隐静脉曲张住院患者81例(共81条肢体),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45~68岁,平均55.3岁。左下肢48例,右下肢33例。纳入标准为术前大隐静脉行径静脉明显蚯蚓状瘀曲扩张。均于术前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提示股-隐静脉或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排除怀孕或哺乳期、行走功能障碍、血
液高凝状态、动脉硬化闭塞症、周身状况较差者。患者分别接受传统手术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传统组53例)和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自制简易套管针电凝术(改良组2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医学信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