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锥体外系疾病 > 肝豆状核变性
编号:13649608
15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58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 对15例确诊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对具有典型WD临床表现的患儿,如有肝病和神经系统表现、裂隙灯下K-F环阳性,铜蓝蛋白降低,容易想到本病,诊断不难。以单个脏器损害症状首发的不典型病例、轻型病例、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青霉胺加服葡萄糖酸锌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并减少青霉胺用量。对无症状或维持治疗患儿,可单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葡萄糖酸锌副作用轻微,且该药来源充足。WD确诊后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治疗;儿童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基因定位于13q14-q21,致病基因为ATP7B。W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收集15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05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例儿童W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Sternlieb标准,具备其中两项者可诊断为WD:①具有肝损害症状的临床表现;②进行加重的精神症状,尤以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为突出;③眼裂隙灯下查角膜K-F环阳性;④血清铜蓝蛋白降低。非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24h尿铜排泄增多,血铜减少,阳性家族史,ATP7B基因突变检测等确诊。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6岁1例,6~14岁14例。以肝脏损害为首的7例,占46.7%,表现为乏力、食欲减低、黄疸、水肿、腹胀、肝脾肿大。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的3例,占20%,表现为双手不自主震颤、行动迟缓、动作笨拙、面部表情不自然等。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的2例,占13.3%,表现为黄疸、茶色尿、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等。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的2例,占13.3%,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同时有肝酶轻度升高,其中1例双手背见片状红色皮疹及数个疱疹。1例无临床症状,肝酶轻度升高,有阳性家族史。

    1.2主要铺助检查 15例患儿均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K-F环,其中10例阳性。15例患儿均行血清铜蓝蛋白检测,皆低于100mg/L(参考范围为180~450mg/L),铜离子皆低于10.0umol/L(参考范围12.6~23.60umol/L)。11例24h尿铜升高,大于5umol/L(参考范围0.24~0.48umol/24h)。凝血功能异常5例。10例肝酶轻度升高,9例白蛋白低。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1例Coombs试验弱阳性。7例腹部彩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其中1例有腹腔积液。3例头颅磁共振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异常信号改变。5例患儿行ATP7B基因突变检查,血标本送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PCR法ATP7B全基因测序突变分析,4例检出致病基因为Arg778Leu,1例为pro99zLeu。

    1.3治疗 15例患儿确诊后即予如下综合治疗:①促进铜的排泄及减少铜的吸收:青霉胺与葡萄糖酸锌合用,青霉胺剂量7~10mg·kg-1.d-1,分2~3次于餐前1h空腹口服,青霉胺用药前需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可用药;葡萄糖酸锌片(70mg/片,每片含元素锌10mg),用法:1~5岁2.5# Bid,6~14岁2.5# Tid,在餐后1h口服。补充维生素B610~30mg/d,分3次口服;②减少食物中铜的摄入:禁止摄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肥猪肉、小牛肉、动物内脏(猪肝、牛肝)等肉类;蟹、虾、乌贼、章鱼、贝壳类等鱼贝类;黄豆、青豆、黑豆、扁豆、熟荤豆等豆类;花生、芝麻、胡桃等坚果类。此外蘑菇、巧克力等含铜量亦高。鼓励大量饮用牛奶;③降低外源性铜的摄入:不使用铜制餐具、铜锅。如饮用水中铜含量>0.2ppm,改饮祛离子水或蒸馏水;④对症治疗:护肝、输血纠正贫血、安坦抗震颤、消肿等。

    1.4治疗效果 15例患儿经治疗,12例随访1年,均好转,3例失访。仅3例开始服药时有恶心、呕吐症状,坚持治疗症状消失。未出现药物疹、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关节炎等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2 讨论

    WD是铜代谢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该病广泛分布于各种族人群,发病率约3/10万[1],人群携带率1/90[2],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WD患儿自婴儿期铜离子便开始蓄积在肝细胞内,超过肝细胞负荷时,过量的铜最终溢出到肝外组织,如脑、角膜、肾脏以及骨骼、关节、皮肤等部位,过量的铜对组织、器官有毒性作用,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过氧化物小体、溶酶体等结构,造成细胞损伤。

    WD可以治疗[3],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最终可残废甚至死亡。对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患儿,如有肝病和神经系统表现、裂隙灯下K-F环阳性,铜蓝蛋白降低,容易想到本病,诊断不难。以单个脏器损害症状首发的不典型病例、轻型病例、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本组15例患儿,9例曾在不同医院误诊,误诊为肝炎、溶血性贫血、急性肾炎、癫痫、脑脉管炎等,误诊率为60%。

    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①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肝脾肿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等;②不明原因锥体外症状和(或)精神异常,特别是合并肝病者;③不明原因关节疼痛、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的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合并肝病和神经病者;④有肝病临床表现,肝炎病毒学检查阳性,但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WD的肝病临床特点:消化道症状常不明显,肝酶变化轻而肝功能受损重,白蛋白、凝血功能异常出现早且重,与症状和黄疸不成比例[4]。这些特点可为筛查本病提供线索。对临床疑似病例,亦可全血PCR法ATP7B全基因测序突变分析。

    WD确诊后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治疗方法:①使用排铜药物促进体内积蓄的铜排出;②减少铜的吸收;③限制铜的摄入;④降低外源性铜进入体内。青霉胺加服葡萄糖酸锌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并减少青霉胺用量。对无症状或维持治疗患儿,可单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葡萄糖酸锌副作用轻微,且该药来源充足。暴发性WD立即快速驱铜,理想驱铜药物为二巯基丙磺酸钠[4]。对内科治疗无好转的暴发性WD、急慢性肝衰竭患儿可行肝移植。经过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失代偿期肝硬化在内的肝病在功能上甚至在组织学上可以恢复正常,神经症状逐渐好转,以致消失。

    参考文献:

    [1]Ala, A Walker AP,Ashkan K,et al.Wilson,s disease[J].Lancet,2007,369:397-408.

    [2]Figus A,Angius A,Loudianos G,et al.Molecular Pathology and haplotype analysis of Wilson,s disease in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s[J].Am J Hum Genet,1995,57(6):1318-1324.

    [3]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70-2174.

    [4]杨旭.更新观念,提高我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的临床水平[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16):905-908.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杨凤丽 陆国强 李浩)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锥体外系疾病 > 肝豆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