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8
编号:13649356
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58
     摘要:目的 观察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128例胃脘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遵医行为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提高遵医行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情志护理;负性情绪;遵医行为

    胃脘痛是内科门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其具有反复发作和病程迁延等特点,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悲忧等负面情绪,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胃脘痛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对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8例胃脘痛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128例胃脘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4:30,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7.25±3.16)岁,病程9~68个月,平均(14.53±4.72)个月;观察组男女比例35:29,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8.37±3.28)岁,病程8~72个月,平均(15.74±5.32)个月。两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胃脘痛的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采用口头讲解、视频等方式,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②心理干预:胃脘痛疡患者疗效慢、病程长、食欲差,且易复发,极易产生悲观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其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了解其情绪变化,并用温和、平缓的语气向患者详细讲解负面情绪给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使患者主观上控制自身情绪;③饮食干预:针对性的对患者调整饮食,饮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且不宜过饱。

    1.2.2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情志护理的移情相制、顺情从欲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1移情 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即通过语言、行动、音乐等方式,将患者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解除其思想顾虑,同时采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1.2.2.2相制 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①悲忧:患者心情抑郁、意志消沉,容易使肺气抑郁,且易感冒及皮肤瘙痒。应以喜胜忧的情志制约法,通过给患者听相声、讲笑话,或者播放欢快的音乐,并鼓励其多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②思虑:思伤脾,怒胜思。思虑过度容易暗伤心血,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与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以转移其对病情的注意力;③易怒:暴怒容易导致气滞血瘀,可告知患者怒易伤肝,应节怒以养肝,肝气条达,病则早日痊愈。

    1.2.2.3顺情从欲 对于患者心理上的欲望,只要是合理的,条件允许的,尽量满足其所求。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满足患者的归属感。

    1.3观察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评定: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综合心理状态评定;采用NHP评分进行评定,包括饮食、精神、睡眠、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心理与分数值成正比[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SDS、SA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NHP评分对比 观察组饮食、精神等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观察组完全遵医48(75.00%)例,对照组完全遵医32(50.00%)例,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脘痛是中医内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其具有的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等特点,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悲忧等负面情绪,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胃脘痛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对其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3]。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8例胃脘痛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对胃脘痛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同样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但是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脘痛患者,其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用温和、平缓的语气向患者详细讲解负面情绪给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其主观上控制自身情绪,同时给患者听相声、讲笑话及者播放欢快的音乐等娱乐的方式,使患者摆脱其负面情绪。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完全遵医48(75.00%)例,比对照组32(50.00%)例高,该结果与陈方方等人的文献研究结果类似,进而验证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脘痛患者,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4]。原因分析为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胃脘痛的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采用口头讲解、视频等方式,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加上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话题,以转移其对病情的注意力。另外,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饮食干预,针对性的对患者调整饮食,同时告知患者怒易伤肝,应节怒以养肝,肝气条达,病则早日痊愈,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这与该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脘痛患者效果显著,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5]。虽然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已得到大量临床试验的验证,但仍需进一步大量临床试验探索该护理方案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提高遵义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佘凤华.实施责任制护理提高胃脘痛患者饮食调护依从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版),2014,12(10):103-104.

    [2]何爱萍.健康教育处方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10):147-148.

    [3]孙宏娣.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施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1,13(14):317-319.

    [4]陈方方.胃脘痛辩证施护和膳食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13,4(07):46-47.

    [5]马海丽.护理对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13(10):107-108.

    [6]蔡瑞霞.饶顺琴中医情志护理在综合ICU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9).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魏香贵 张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