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丙型肝炎输血传播检测和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输血传播中的检测及预防方法,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2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的抗-HCV、HCV-RNA检测。结果 92例受血者中抗-HCV阳性者38例,其余54例无HBsAg阳性者无过往输血史。结论 输血前进行相关检测对于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丙型肝炎;输血传播;预防;检测
丙型肝炎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传染性较强,且可引起干预、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多种疾病[1,2]。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探讨丙型肝炎输血传播的检测及预防方法[3],笔者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2例受血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本实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2例受血者输血前的检测资料。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5.6±4.3)岁。
1.2传播途径
1.2.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输血和血液制品是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输血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CV阳性率高达80%以上,是输血后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因素。且反复输入多个献血员血液或血液制品可提高丙型肝炎传染率,3次以上者感染的可能性增高2~6倍左右。
1.2.2通过非输血途径传播 近年来医学研究者发现,丙型肝炎也可通过非输血人群也可传播,如针刺、反复注射、含HCV血液污染皮肤隐性伤口以及性接触等方式。
1.3输血后丙肝的诊断标准 参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①发病前有输血史;②受血后半年内,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的临床症状;③血清学检查除外HAV、HBV、HEV等感染;④抗-HCV或HCV-RNA阳性。
2 丙型肝炎的检测
2.1抗-HCV检测 采用ELISA国产试剂以及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对抗-HCV进行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且低值2NCU/L的S/CO在"即刻法"室内质控范围之内。本实验中,92例受血者中抗-HCV阳性者38例,阳性率为41.3%。
HCV ELISA试剂共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检测的实质是抗C100-3,于发病后15w左右方可检出;第二代增加了核心区和NS3区抗原,使得检测率大大提高,可提前至16~60d,检测率高达30%左右;第三代对NS5抗原进行了改造,使得各种抗原纯度更高、活性更强,对于抗-HCV的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2.2血清HCV-RNA检测 抗-HCV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尽在其出现时方可检出,且病毒血症具有一定的误诊机率。对此,可采用PT-PCR技术队血清HCV-RNA进行检测,HCV-RNA比抗-HCV早数周出现,可较早检出,加之仅HCV病毒血症时血清HCV-RNA。此法具有以下优点:①阳性率高;②有利于早期诊断。故称为判断HCV是否感染的重要指标。
3 预防
3.1加强对献血员的筛选 根据以往经验,输用有偿献血者血液的危险性大大高于无偿献血者血液,对此,社会及各医疗机构应大力提倡输用无偿献血,向社会及普通民众讲解无偿献血的安全性,鼓励无偿献血。此外,应严格挑选献血者,加强对无偿献血者血液的筛选检查,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过往病史等,并对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检查,符合要求者方可进入血库备用。从我国国情出发,还应严禁血液买卖、严格控制血液来源等,确保临床血液安全性。
3.2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 加强对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对于避免带病毒血液进入临床并用于患者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可有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目前国内的常规检测指标包括抗-HCV、HbsAg、抗-HIV1/2等,ALT作为肝炎的非特异性指标进行检测。这些措施对于减少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应加强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
3.3加强对血液或血制品的病毒灭活 对病毒进行灭活可降低输送血液而引起的多种病毒传染可能性。目前常用于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式包括:红细胞制品的Helinx技术以及Intactine技术等、血小板制品的补骨脂内酯衍生物S-59光化学法,血浆的溶剂/去污剂处理等技术。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发展稍有不足,应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
3.4合理输血 临床输血应遵循"宁少无用,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潘志伟等[4]对输血量与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感染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输血量越多,HCV的感染率越大,感染发生率与用血量的关系符合传播性疾病的Frost-Reed模式。田巍然[5]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与前者相同。这说明了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临床医师应注意合理用血,即只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此外,输血前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及记录,掌握其输血适应症。输血时,应合理选择输送的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自身输血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输血模式,是指在患者休克早期由于缩血管体液因素而使容量血管收缩,以及动静脉短路开放的原因,出现静脉回流增加的现象。自身输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血液传播可能感染的疾病,且无需进行血型和交叉配合实验,避免了各种过敏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结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赵景颇,韩硕,胡文玉,等.输血传播病毒感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互影响[J].临床荟萃,2007,22(13):41-43.
[2]张英,李晶,刘玉风,等.血清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的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20(1):70-74.
[3]金永善.珲春市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途径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4,06(2):3552-3553.
[4]潘志伟,尹建平,陈建辉.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11-1414.
[5]田巍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输血量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8-49.
编辑/成森, 百拇医药(谭文涛 笪欣)
关键词:丙型肝炎;输血传播;预防;检测
丙型肝炎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传染性较强,且可引起干预、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多种疾病[1,2]。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探讨丙型肝炎输血传播的检测及预防方法[3],笔者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2例受血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本实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2例受血者输血前的检测资料。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5.6±4.3)岁。
1.2传播途径
1.2.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输血和血液制品是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输血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CV阳性率高达80%以上,是输血后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因素。且反复输入多个献血员血液或血液制品可提高丙型肝炎传染率,3次以上者感染的可能性增高2~6倍左右。
1.2.2通过非输血途径传播 近年来医学研究者发现,丙型肝炎也可通过非输血人群也可传播,如针刺、反复注射、含HCV血液污染皮肤隐性伤口以及性接触等方式。
1.3输血后丙肝的诊断标准 参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①发病前有输血史;②受血后半年内,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的临床症状;③血清学检查除外HAV、HBV、HEV等感染;④抗-HCV或HCV-RNA阳性。
2 丙型肝炎的检测
2.1抗-HCV检测 采用ELISA国产试剂以及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对抗-HCV进行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且低值2NCU/L的S/CO在"即刻法"室内质控范围之内。本实验中,92例受血者中抗-HCV阳性者38例,阳性率为41.3%。
HCV ELISA试剂共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检测的实质是抗C100-3,于发病后15w左右方可检出;第二代增加了核心区和NS3区抗原,使得检测率大大提高,可提前至16~60d,检测率高达30%左右;第三代对NS5抗原进行了改造,使得各种抗原纯度更高、活性更强,对于抗-HCV的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2.2血清HCV-RNA检测 抗-HCV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尽在其出现时方可检出,且病毒血症具有一定的误诊机率。对此,可采用PT-PCR技术队血清HCV-RNA进行检测,HCV-RNA比抗-HCV早数周出现,可较早检出,加之仅HCV病毒血症时血清HCV-RNA。此法具有以下优点:①阳性率高;②有利于早期诊断。故称为判断HCV是否感染的重要指标。
3 预防
3.1加强对献血员的筛选 根据以往经验,输用有偿献血者血液的危险性大大高于无偿献血者血液,对此,社会及各医疗机构应大力提倡输用无偿献血,向社会及普通民众讲解无偿献血的安全性,鼓励无偿献血。此外,应严格挑选献血者,加强对无偿献血者血液的筛选检查,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过往病史等,并对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检查,符合要求者方可进入血库备用。从我国国情出发,还应严禁血液买卖、严格控制血液来源等,确保临床血液安全性。
3.2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 加强对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对于避免带病毒血液进入临床并用于患者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可有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目前国内的常规检测指标包括抗-HCV、HbsAg、抗-HIV1/2等,ALT作为肝炎的非特异性指标进行检测。这些措施对于减少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应加强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
3.3加强对血液或血制品的病毒灭活 对病毒进行灭活可降低输送血液而引起的多种病毒传染可能性。目前常用于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式包括:红细胞制品的Helinx技术以及Intactine技术等、血小板制品的补骨脂内酯衍生物S-59光化学法,血浆的溶剂/去污剂处理等技术。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发展稍有不足,应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
3.4合理输血 临床输血应遵循"宁少无用,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潘志伟等[4]对输血量与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感染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输血量越多,HCV的感染率越大,感染发生率与用血量的关系符合传播性疾病的Frost-Reed模式。田巍然[5]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与前者相同。这说明了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临床医师应注意合理用血,即只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此外,输血前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及记录,掌握其输血适应症。输血时,应合理选择输送的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自身输血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输血模式,是指在患者休克早期由于缩血管体液因素而使容量血管收缩,以及动静脉短路开放的原因,出现静脉回流增加的现象。自身输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血液传播可能感染的疾病,且无需进行血型和交叉配合实验,避免了各种过敏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结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赵景颇,韩硕,胡文玉,等.输血传播病毒感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互影响[J].临床荟萃,2007,22(13):41-43.
[2]张英,李晶,刘玉风,等.血清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的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20(1):70-74.
[3]金永善.珲春市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途径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4,06(2):3552-3553.
[4]潘志伟,尹建平,陈建辉.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11-1414.
[5]田巍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输血量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8-49.
编辑/成森, 百拇医药(谭文涛 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