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15
编号:13644260
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515
     摘要:目的 对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68例血液透析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管理后共发生2例风险事件,对照组患者管理后共发生7例风险事件,两组患者比较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的患者21例,满意的患者13例,无满意度一般和不满意患者;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的7例,满意的10例,满意度一般的13例,不满意4例。结论 风险管理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病情较重,身体较为虚弱,因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非常高,对患者自身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是所有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对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68例血液透析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3±21)岁,男性17例,女性17例,患者平均透析时间为(3±2.5)年;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22.5)岁,男性17例,女性17例,患者平均透析时间为(3±2.3)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规范操作管理 所有透析操作、管道处理、水处理以及其他操作均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透析物品均为一次性物品,不可重复利用[1]。在输血配血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且不可将血液混淆,或将标本混淆。透析前要对透析管进行彻底冲洗,保证管道通畅,同时保证透析器闭路有效循环,防止热反应发生。在穿刺时要对穿刺部位皮肤以及血管进行查看,若皮肤破损严重或血管曲直度较差者不宜进行穿刺[2]。此外,穿刺后要严格按照穿刺部位的胶布固定及静脉插管部位换药固定法进行穿刺针固定,防止穿刺针脱落导致穿刺部位感染。透析过程中要加强巡视,观察患者透析状况,尤其是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管位置有无移动,透析器有无凝血情况发生。

    1.2.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心率、呼吸、血样饱和度等情况。同时了解患者主观感受,若患者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汗出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避免发生意外。

    1.2.3评估 透析前要测量患者体重,并与透析后进行对比,准确测量患者的干体重,并根据患者干体重情况对超滤脱水情况进行评估,防止患者出现失衡状况。

    1.2.4风险处理 在透析器发生损坏或出现漏血情况时应该及时更换透析器。

    1.2.5情绪管理 由于患者身体虚弱,透析消耗巨大,患者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护理人员要对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要告知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3]。

    1.2.6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 应该组成风险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中心,其他护理人员为辅助,共同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要严格落实到实际。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内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1.2.7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要按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成人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医院要按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并要设立不同的奖惩制度,强制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发生风险事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风险发生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实验组患者管理后共发生2例风险事件,对照组患者管理后共发生7例风险事件,两组患者比较P<0.05。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非常满意的患者21例,满意的患者13例,无满意度一般和不满意患者;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的7例,满意的10例,满意度一般的13例,不满意4例(P<0.05),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的患者在临床中主要存在两大风险因素,一个为患者自身因素,另一个为治疗措施因素。血液透析主要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或者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此类患者多数病情较为严重,身体状况非常差,且脏器功能状况也较差,因此风险发生率非常高,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威胁[4]。血液透析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血液质量,提升患者抵抗力,在治疗中血液会不断经过仪器进行过滤,因此外部器械会直接接触到患者体内的血液,且在透析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体液平衡会适时补充液体,在此期间若无菌工作不到位,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风险,加重患者病情。此外,在透析过程中若器械出现问题会导致透析中断,而停留在仪器中的血液无法顺利回复到患者体内,进而对患者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透析仪器进行按时调试、检修。

    护理人员是透析治疗的主要参与成员之一,所有的透析仪器、穿刺、血液药物准备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5]。因此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素质在透析治疗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因此说明风险管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

    总的来说,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江明浩,郭义娟,等.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15(06):1273-1274.

    [2]陈琳,陈莹.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3,21(04):562-563.

    [3]熊传美.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05):475-476.

    [4]黄琼.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4,11(04):471-473.

    编辑/哈涛, http://www.100md.com(三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