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
编号:13638100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3日 《医学信息》 201529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阶梯式颅内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中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阶梯式颅内解压术,对照组行传统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迟发血肿和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评分,研究组在预后良好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植物状态和死亡率较低,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显著,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的抢救和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重度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急性重症,该病往往病情复杂,进展迅速,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尽管当下医护人员采用了大骨瓣减压术、硬脑膜网状切开、自体颞肌筋膜减张修补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本研究中笔者采用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分步对颅内高压进行减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19~58岁,平均(34.6±4.2)岁。受伤原因:车祸55例,打击伤19例,高空坠落16例;单侧瞳孔散大63例,双侧瞳孔散大27例;入院格拉斯哥(GCS)昏迷平均评分(5.74±2.53)。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院GCS评分3~8分,双侧瞳孔散大或单侧瞳孔散大时间较长;②颅脑CT扫描诊断结果为严重脑挫裂伤,合并脑内或硬膜外血肿;中线结构位移超过5mm;脑基地池和侧裂池压窄或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压窄消失;③无创颅内压诊断显示颅内压超过30mmHg。

    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脑干损伤;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等器官疾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④有脑梗死、脑肿瘤病史。

    1.3手术治疗 术前给予常规的利尿、脱水治疗,并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两组患者均在开路形成骨窗前,维持硬脑膜完整。

    对照组行传统减压术,开颅打开骨瓣后,迅速清除血肿,硬脑膜敞开放置引流管。研究组的手术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稍加变动[2]。切口不变,硬脑膜切口应小于5mm,和吸引器吸头直径大致相等,硬脑膜切开后,将吸引器吸头置入外切口,按颅内压下降速度(1~1.5mmHg/min)缓慢吸除血肿和挫伤组织,当颅内压降至20mmHg以下时,如未现脑组织膨胀,则将其完全敞开,悬吊硬脑膜;如阶梯式降压无法将颅内压降至20mmHg以下,则采用快速静脉滴注速尿、甘露醇和过度通气等措施降低颅内压。

    1.4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严密监测术中颅内压的变化。并发症方面,重点记录术中迟发血肿和急性脑膨出,以及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用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急性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在迟发血肿和急性脑膨出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脑梗死的发病人数比对照组少,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价比较 研究组的植物状态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较为棘手的临床疾病之一,病情凶险,预后极差,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颅脑外伤所致的严重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继发性脑梗死等,而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和脑肿胀的原因较多,如脑血管调节障碍、脑挫裂伤等[3]。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颅内压快速减压之后,弥漫性脑肿胀和迟发型血肿形成是导致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4]。

    传统的颅内减压手术,快速清除颅内血肿后,由于压力填塞效应,未出血的血管极易发生破裂,导致脑组织位移,进一步加重脑出血[5]。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并发症,有利于避免二次脑损伤。

    此外,笔者还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能够帮助患者提高预后效果,降低植物状态和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该术式同时还具有开放颅底,回纳脑疝的作用,可增加手术视野,接触脑干受压的情况。

    综上所述,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显著,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的抢救和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剑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4):418-419.

    [2]张鲲鹏,刘德昭.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疗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42-43.

    [3]马荣耀.双侧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9):94-95.

    [4]彭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0):104-105.

    [5]郭芳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114-115.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向世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