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87628
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7日 医学信息 2015年第34期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病变血管血流状况和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病变血管峰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状况,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技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管狭窄;神经功能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以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的脑血管疾病,可占脑卒中发病率的80%,,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逐渐用于临床治疗。为了探究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效果,特进行如下研究,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4例、女46例,年龄在37~84岁,平均年龄为(60.22±2.17)岁,脑梗死患者89例,男59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59.47±2.91)岁,经血管造影显示主要狭窄部位,27例为颈总动脉狭窄、52例为颈内动脉狭窄、29例为椎动脉狭窄、12例为基底动脉狭窄。将以上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59.82±2.36)岁,脑梗死患者44例,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1.33±2.41)岁。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0.16±2.35)岁,脑梗死患者45例,男4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2.01±1.97)岁。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常规CT、MRI以排除颅内肿瘤、动静脉瘘等合并症,行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以了解血流动力学。对全部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了解血管狭窄度。
, 百拇医药
    1.2.1观察组给予血管支架治疗 以上全部患者于术前均给予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检查、肝肾功检查等),并于术前3d口服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300mg/d)。介入治疗方式为股动脉入路,椎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别植入6F动脉鞘和8F动脉鞘,之后全身肝素化并行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狭窄部位后,通过球囊扩张血管狭窄处,之后插入微导丝,之后通过造影对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再观察,必要时给予球囊后扩张,手术即将结束前,观察颅内血管各段的血供情况,如无异常,可结束手术。术后安置患者于监护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状况24h。术后3~4h取出动脉鞘并压迫30min,观察渗血状况,无异常后进行绷带并制动患肢6h。术后至少6个月服用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300mg/d),以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抗凝药物维持治疗。

    1.2.2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口服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300mg/d)连续6个月,之后改口服100mg/d阿司匹林进行维持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3疗效评价指标

    1.3.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通过血管造影技术对两组患者病变血管峰流速进行测算,进而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状况。

    1.3.2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HH测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况。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两组患者病变血管峰流速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个月,两组病变血管峰流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病变血管峰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百拇医药
    2.2观察组脑梗阻患者神经功能NISHH评分明显低于对对照组,神经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正常人脑组织重量为体重2%~3%,但脑组织供血需求量可高达20%的心搏出量。其耗氧为全身器官之首,可达全身耗氧30%,又加之脑组织耗能全来自糖类分解,缺乏能量储备,故其对缺血缺氧敏感度较高。血管炎、动脉硬化、外伤、血栓等因素均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发脑血管血流异常。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消除狭窄、改善脑血管血流供应是当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演治疗原则。血管介入治疗是在局麻作用下,通过血管支架物理扩张狭窄部位,改善血流,该种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手术范畴,对脑部神经纤维不会造成明显损伤,并且手术无需长时间阻断血流,由研究结果可知,手术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陈苏毅等[2]研究保持一致,可见该项治疗方式在扩张血管,改善狭窄血管血流状况方面较为明显。
, 百拇医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因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通常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早期研究称神经系统受损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近年来,随着神经学的发展和研究,多数研究证实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3]。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术后12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缺血部位血流情况,进而协助重塑神经系统,刺激缺血部位血管新生,降低神经元的继发性损伤。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状况,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娇健.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4,16(12):219-220.

    [2]陈苏毅.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2012,10(22):201-202.

    [3]周华东.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1021-1022.

    编辑/成森, http://www.100md.com(肖继东 蔺心敬 陈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