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766819
急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及治疗进展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9期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是年龄超过65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早期住院死亡率及再入院率均较高。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传统药物较为单一,且各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急性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从急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及其治疗进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现状;治疗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导致患者的心排量骤然降低,进而造成患者出现组织器官低灌注及急性淤血等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1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现状

    我国对35~74岁的居民进行调查后,调查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约为0.9%,心力衰竭的患者大约有400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越高[1]。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再加上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增加。

    急性心力衰竭是年龄超过65岁内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急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与再住院率均高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大约为22%,但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却达到了45%,其中,大约有62%的患者属于急性心力衰竭[2]。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大约有65%~87%的患者属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失代偿。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较多,其中,有六大常见病因,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