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2960204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28期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二维超声误漏诊的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外院及我院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2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26例患者,肝血管瘤误诊为肝癌3例,肝周围脏器疾病误诊为肝癌3例;结节性肝硬化误诊为肝癌2例,局灶性脂肪肝误诊为肝癌2例,尾状叶误诊为肝癌1例,肝多发性囊肿误诊为肝癌1例;肝癌误诊为血管瘤4例,误诊为结节性肝硬化3例;肝癌漏诊8例。结论 肝癌二维超声诊断误漏诊的主要原因为:①对肝脏及周围脏器超声解剖断面结构认识不清;②不能综合、全面分析小肝癌及不典型肝癌的图像特征;③彩色超声仪器检查者经验不足,检查欠仔细。随着彩色超声仪器检查者经验的积累,对临床知识的深入认识,对肝脏及周围脏器解剖断面的深入认识,临床诊断率将逐渐得到提高,减少漏误诊。

    关键词:二维超声;肝癌;误诊;漏诊

    二维超声对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还存在误诊漏诊病例[1]。现将本组二维超声检查26例误诊肝癌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肝癌二维超声诊断漏误诊26例,为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外院做二维超声、CT或在我院已做二维超声、CT诊断后复查患者,最后经手术及随访证实,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5~78岁。

    1.2仪器与方法 仪器使用PHILIPS 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2.5~4 MHz。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2 h后上午检查。个别肠胀气患者,改在次日上午空腹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常规作纵、横、斜切面行扇形扫查。

    2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肝血管瘤误诊为肝癌3例,肝周围脏器疾病误诊为肝癌3例;结节性肝硬化误诊为肝癌2例,局灶性脂肪误诊为肝癌2例,尾状叶误诊为肝癌1例,肝多发性囊肿误诊为肝癌1例;肝癌误诊为血管瘤4例,误诊为结节性肝硬化3例;肝癌漏诊8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二维超声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价廉、无损伤、诊断迅速、可重复进行的优点,但因为操作人员的经验原因,在基层医院时常会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为了提高二维超声对肝癌的诊断率,现将本组26例二维超声检查中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依据笔者个人经验加以分析。

    3.1肝血管瘤与肝癌的互为误诊,主要鉴别点在于小肝癌多呈低回声型,周边见低回声晕,而小血管瘤多呈高回声型,境界清,周边无低回声晕;大肝癌回声增强,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多呈镶嵌样结构,边缘不规则,周边见低回声浸润带,多有卫星灶及门静脉转移癌栓。较大及多发性血管瘤,呈回声增强型,无镶嵌样结构,边缘较规则,有回声增强带,部分见有血管穿入,与正常肝脏分界清楚,无低回声晕[2]。如慢性肝病伴肝血管瘤时因损害的肝组织与肝血管瘤间声阻抗差减少,二维超声检查时易误诊为肝癌。

    3.2结节型肝硬化时,很多纤维结缔组织在再生结节周围产生强大声衰减及早期肝脓疡因组织间声胆抗不同形成的回声团,二维超声检查时易误诊为肝癌。
, 百拇医药
    3.3局灶性脂肪肝被误诊为肝癌 一般是肝脏大面积为正常组织,仅有一小块面积属于脂肪浸润,表现为局限性小叶脂肪肝。但是该类病变通常与正常肝组织在平直分界,在甲胎蛋白、肝功能检查时,表现均正常。

    3.4肝尾状叶被误诊为肝癌 一般是由于解剖关系不清,诊断仪器增益调节不对,一些慢性肝病,尾状叶出现肿大;或是由于静脉左肢横断四周的纤维索太厚,导致其中衰减,致使尾状叶回声降低,在临床诊断期间应注意肝尾状叶是否有肿瘤包膜,表现三角形态。

    3.5肝多发性囊肿被误诊是肝癌 因为对囊肿的二维超声影像图特征的认识比较缺乏导致的。多发性小囊肿后方可以观察到回声区,就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如果只注意回声增强区域,而忽略了前方小囊肿。

    3.6肝脏四周组织的占位病变 因为紧挨着肝脏,在超声图像的观察中很容易出现误诊,但是这些病变一般先对胰腺、右肾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反而对肝内组织造成的压迫很少,有时认真辨认可察到贲门、分界以及胃肿瘤低回声肿块中间存在强带状反射[3]。在腹膜后,肝脏与实质性肿块随着呼吸上下运动,但是未同步。
, 百拇医药
    3.7肝癌漏诊现象 一般是早期小肝癌,因为直径小于3厘米,回声呈低回声,易出现漏诊,本组2例因此漏诊。肝癌伴有肝硬化时,因为肝脏弥漫性病变,回声普遍增粗、增强,且不均匀,尤其患者没有典型症状,甲胎蛋白及血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易出现漏诊,本组3例因此漏诊[4]。部分转移性肝癌,如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等肝内的转移灶质地均匀,内部结构衰减低周围组织,二维超声上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无回声区极似肝囊肿,易判断失误,本组1例因此漏诊。但实质性肿块多无后方“增强区”,边缘声影带呈向外扩散状态应予注意。肝表面粟粒样转移性结节,本组1例在超声切面上只表现为肝包膜不光滑,其特异性差,再加之超声诊断仪近场分辨率差,常造成漏诊。部位隐蔽的肿瘤,如肝右叶顶部肿瘤,受肺气和肋骨的影响;肝左外侧叶的肿瘤受胃的影响;肝门处的肿瘤受肠气影响;方叶的肿瘤因部位较深等均可出现误诊。本组1例属此类情况。对于右叶顶部肿瘤取左侧卧位,探吸气后使肝界下移,沿肋间扇形探查以及对肝左外侧叶的肿瘤饮水后探查,可提高检出率。

    随着彩色超声仪器检查者经验不断的积累,对临床知识的深入认识,对肝脏及周围脏器解剖断面的深入认识,临床诊断率将逐渐得到提高,减少漏误诊。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吴先玉,张杰,帅荣,等.超声诊断肝癌误漏诊原因分析与影像学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总第178期):47-48.

    [2]刘畅,荣阳,荣根满.超声诊断肝小血管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8-69.

    [3].喻岚,荣阳,荣根满.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46-147.

    [4]黄建国,王章容,B型超声诊断肝癌假阳性、假阴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1:41-42. 编辑/翟辰万, http://www.100md.com(唐赟 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