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34期
编号:12989574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7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34期
     摘要:目的 观察和评价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26%(2/38),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康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下肢骨折手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属高龄,常合并多系统、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多发性创伤、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四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手术创伤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C减少,造成继发性高凝状态。临床上,肥胖、糖尿病、脊柱、骨盆损伤、下肢骨折、人工关节置换、长期静止体位及妊娠晚期及围产期,均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1]。早期形成的血栓较松脆,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最高。本文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不同方法的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1.7±5.6)岁,损伤原因:跌伤18例,车祸2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2.3±5.4)岁,损伤原因:跌伤17例,车祸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包SPSS 20.0,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护理干预

    2.1严密观察DVT的症状 治疗DVT要尽早检查,尽早治疗。对高危人群需要仔细观察,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提高对DVT的早期诊断率。

    2.2出院后指导,如不注意易产生下肢静脉血液倒流、继发性浅静脉曲张、小腿淤积性溃疡等后遗症,如不及时防治可致残,所以要高度重视患者的出院指导:①嘱患者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在各种体位下保持患肢外展位,避免患肢屈髋屈膝超过90°;②站立或活动时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3个月以内勿要让患肢负重;③避免便秘、咳嗽、尿潴留等,增加腹壓影响下肢血液回流;④使用坐便器,并加扶手装置;⑤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诊;⑥适当增加活动量,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糖、血压和血黏度对预防血栓病具有重要意义。

    2.3为了预防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要从做好术前危险因素的预防、重点患者的观察及加强重点患者术后的护理入手,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而造成的潜在危险因素,消除引起静脉血栓的三大原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因此,预防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预防,是减轻患者痛苦与降低DVT发病率的重要条件。
, http://www.100md.com
    3 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26%(2/38),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 讨论

    下肢骨折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骨折后的夹板或石膏固定限制患肢的活动,其他活动也会明显地减少,造成血液循环相应减慢,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显得格外重要[2]。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与长期卧床的患者和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相同。患肢功能不全或完全丧失,有纵轴叩击痛和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压痛。测量患肢可发现有短缩畸形,Bryant三角底边较健肢缩短[3]。外展嵌插骨折时,仅诉局部疼痛,尚可伸屈髋关节或步行,易被忽略,或被粗暴检查加大骨折移位。一般X线检查即可确定诊断。如有外伤史,髋痛症状,但X线检查显示不清楚时,则可能有嵌插骨折存在的可能,骨折线隐匿,应作CT检查,不可轻易否定骨折存在。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增加肢体的活 动[4]。但这些患者既不能穿医用弹力袜,也不能做充气按摩,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主动活动[5]。如膝关节不能活动,可以活动踝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都不能活动,还可以活动脚趾,这些活动都有小腿肌肉的参与,能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也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6]。如果能活动髋关节,可将整个下肢抬高,反复进行下肢抬高--放平--再抬高--再放平的运动,这也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康复的推广应用[7]。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李洪杰.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04:585-586.

    [2]粘燕.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6,01:114-115.

    [3]吴玲玲,陈瑜婷,张木春,等.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201-202.

    [4]袁焕玲.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7:252-253.

    [5]秦常青.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吉林医学,2015,03:580-581.

    [6]王佳蓓,王崇宇.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1559-1560.

    [7]肖智真,洪蝶玟,郑义君.弹簧肌力训练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

    编辑/肖慧, 百拇医药(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