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编号:12979244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8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1期
     5一氧化氮(NO)呼入疗法

    一氧化氮也被称为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简称EDRF),N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但是医学上也有其相对的应用价值,其具有自由基的特点,难溶于水但是易容于脂。医学研究表明,吸入一氧化氮有以下的药理作用:①吸入少量一氧化氮可以选择性的扩张肺部血管,同时可以增加肺内部血流速度,但是并不会对体循环血压和血流产生影响。②此方法对于肺部血小板的凝聚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③能有效抑制肺部炎症细胞催化因子,同时抑制白细胞核转录因子介导的促炎症介质合成释放。

    目前,一氧化氮吸疗法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症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并且治疗的效果也是相当的不错。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法,对于足月或已经足月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而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观察发现,当满足要求的患儿在吸入一氧化氮后可以迅速降低肺动脉压,从而改善肺血流,同时提高血氧,有效改善低氧血症,降低对外部设备的依赖性。从实际费用方面来说,可以降低费用;从医学价值上将会很好的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肺部的含氧功能,对机体中电解质紊乱等化学反应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在近几年,医学界的相关学者在此方面也提出过很多在这方面研究的研究成果,相似的研究课题和文献也很多,都具有一定的医学参考价值。
, http://www.100md.com
    6体外膜肺( ECMO )的临床应用

    体外膜肺(简称ECMO)是指通过体外的物理设备,用外围设备来暂时替代體内的心肺等重要器官,如此便可以使具有严重病变的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为治疗和恢复争取更多的时间。体外膜肺在临床医学上,主要是针对新生儿会呼吸衰竭症的治疗,并且拥有近30年的历史。适用于ECMO的症状有:①胎儿胎龄大于或等于35 w,出生提质量在2kg以上无颅内出血或者严重先天性畸形的患儿;②机械通气的时间小于10 d;③肺部的疾病是可逆的。从临床实践的观察来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的方法部分冲淡了体外膜肺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此技术仅用于新技术无法解决的新生儿呼吸疾病。

    7结论

    本文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相关病症以病症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此看来,目前的国内对于NFR的相关治疗仍然以机械通气为主,本文对于机械通气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和几种形式的描述,目前的机械通气已经由单一向多种方式联合的方向发展。但是上述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再临床上还是会有少许病症的出现。因此,如何在使用机械通气提高医学疗效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减少其他病症的出现。目前医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多数的临床病症是对以前案例的回顾,对于本课题关于以后的发展前瞻性的文章较少。此外,在进行抢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还需兼顾身体其他地方的病变和状况。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杨万清,谭毅.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07:707-712.

    [2]赵轶超.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5,04:285-287.

    [3]林兴.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2.

    [4]杜立中.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A]. 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筹委会.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筹委会,2005:6.

    [5]杜立中.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A]. 浙江省医学会.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2006:4.
, 百拇医药
    [6]孙眉月.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06:368-369.

    [7]赵芳平.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进展[J].右江医学,1986,02:17-23.

    [8]郭梅.高频振荡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14.

    [9]罗世生.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1995,02:113-114.

    [10]孙波.新生儿呼吸支持相关的脑损伤及脑保护策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02:81-85.

    [11]杜立中.不断优化中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A].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5:4.

    [12]田宝丽,翟淑芬,闫俊荣,等.呼吸衰竭新生儿辅助呼吸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荟萃,2011,06:515-516.

    [13]林真珠.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

    [14]李征.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5]赵玉祥.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治疗探讨[D].东南大学,2005.

    编辑/丁一, 百拇医药(李信芳)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