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健康睡眠
编号:12979446
团体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8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1期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观察组各30例。药物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观察组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干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联合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失眠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失眠;睡眠质量

    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障碍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或白天困倦等[1]。失眠还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由于社会节奏加快和竞争激烈,失眠症患病率在我国为10%~20%[2]。临床上多单纯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长期应用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且病情容易反复。团体心理治疗可以解决失眠症患者的共性问题,促进患者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3]。本研究对失眠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为失眠症。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32~68岁。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基础上用团体心理干预形式进行,活动主题为“睡眠氧吧”。将失眠患者按召集顺序分为两组。由2名具有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主管护师在心理干预大纲指导下进行,见表1。心理干预在科室团体心理辅导室进行。提前10 min通知组员到辅导室,每组咨询的内容相同,前8次为2次/w,以后1次/w,60 min/次,共10次,历时2个月。每天下午14:30开始进行。

    1.3评价方法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测量,PSQI共18个条目组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等級记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
, 百拇医药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对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各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因子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多个因子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显著性,只有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因子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见表2。

    2.2治疗前后两组间SAS和SDS的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均将药物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失眠症是当今社会的普遍关注问题,可以由环境、疾病、情绪、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失眠症患者普遍伴有心理问题和焦虑、抑郁障碍,失眠症不仅是生理紊乱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紊乱的过程[5]。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心理干预形式,在团体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3] 。团体心理干预可以给组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失眠症的患者而言,共同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失眠,组员之间互相研讨后可以彼此互换意见,互诉心声,拓宽思路,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助眠技术的学习及应用,使组员能够学会肌肉放松法、刺激控制法等方法促进睡眠。团体心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更有效[6]。团体的凝聚力可以激发组员战胜失眠的士气,组员相互之间也可帮助、安慰、支持。本研究显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行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后,其中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药物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表明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失眠,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周兰.失眠症治疗的最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116-118.

    [2]张丽萍,夏猛.失眠症的治疗现状分析及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4(1):66-67.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4.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设,2005:292-294.

    [5]吴任钢,王铮,等.失眠症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77-378.

    [6]贺美玲,隆春玲,等.小组心理干预对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50-452.编辑/罗茗柯, 百拇医药(王娇 李艳玲 王莉)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健康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