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
编号:13004387
膀胱冲洗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护理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8期
     2结果

    2.1尿路感染比较 由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在插管后的3 d、7 d、12 d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46例,占总例数的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38例,占总例数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感染因素分析

    3.1.1冲洗液因素 临床上应用的冲洗液种类较多,常见的如氯化钠溶液、呋喃西林溶液、洗必泰、抗生素液体等。相关研究表明,洗必泰在冲洗膀胱时,不仅无法减少致病菌数量,反而会降低正常菌群的水平,呋喃西林溶液灭菌的最小浓度要求为200 mg/L,因此杀菌效果差,容易引起耐药菌产生[4]。氯化钠溶液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则能够明显减少菌群数量。
, 百拇医药
    3.1.2冲洗操作因素 冲洗速度快、频率高,会增加膀胱负担,甚至对膀胱壁产生损害,造成黏膜脱落,从而引发感染。

    3.1.3护理因素 主要是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2 护理对策分析

    针对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5]。

    3.2.1严格无菌操作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遵守无菌原则,在护理操作前后都要正确洗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对于疑似或已经污染的管道,及时更换并加强消毒管理。

    3.2.2改进置管方式 人体泌尿系统处于封闭状态,膀胱冲洗会破坏这种密闭性,因而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采用高度密闭式置管方案,在导尿管末端连接滴管,能够确保密闭性,从而减少感染发生。
, http://www.100md.com
    3.2.3科学选用冲洗液 相关研究发现,使用抗生素冲洗膀胱会增加耐药菌株,因此不提倡临床应用。将肝素钠或活力碘原液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和使用,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3.2.4调整冲洗液温度 如果冲洗液温度较低,会对膀胱平滑肌造成刺激,引起膀胱痉挛,从而减小了膀胱容量,会出现尿道口溢出冲洗液的现象。因此,将冲洗液加温至30℃左右,能够避免膀胱痉挛,从而预防感染。

    3.2.5控制冲洗速度和频率 在冲洗速度上,研究显示控制在100~140 gtt/min,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不大;一旦速度超過250 gtt/min,患者就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而且会造成膀胱损伤。在冲洗频率上,以往冲洗频率是1~2次/d,但部分学者研究认为盲目实施膀胱冲洗,会增加感染发生率。对此,要求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证,将冲洗频率控制在1~2次/w为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试验组患者插管后的3 d、7 d、12 d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2.00%、6.00%,均低于对照组的10.00%、18.00%、28.00%,和王冰莹的研究数据相近[6]。另外,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针对膀胱冲洗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较多,提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陈丽萍.预防膀胱冲洗致尿路感染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01,104.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12):1387-1388.

    [3]郑惠霞.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84-185,187.

    [4]侯凤霞.浅谈预防和减少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30):312-313.

    [5]涂兰珍.膀胱冲洗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2876-2877.

    [6]王冰莹.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29):2764-2766.

    编辑/李桦, 百拇医药(周红)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