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
编号:13253525
心理护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与心功能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26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型利钠肽。其中,用药依从性的评价标准:若患者能够遵循医嘱,每天按时按量地自觉服用药物,则为完全依从;若患者能够定量服用药物,但是却擅自减少了服用次数,则为部分依从;若患者未能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甚至拒绝服药,则为不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100%=总依从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当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

    研究组于护理后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型利钠肽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

    护理后,对照组中的完全依从有2例,占9.52%,部分依从有11例,占52.38%,不依从有8例,占38.10%,用药依从性为68.57%;研究组中的完全依从有9例,占61.90%,部分依从有11例,占52.38%,不依从有1例,占4.76%,用药依从性为95.24%; 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χ2=6.93)。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3]。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非常关键的。但在治疗阶段,患者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治疗效果[4],其中,心理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5]。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能提升患者的信任感,还能促使其树立起打败疾病的自信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不仅能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疏导,还能消除其不良情绪;对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能促使患者更深入地了解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在医护期间,对患者使用超声心电图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不仅能准确、快速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还能辅助主治医师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重要的意义[6-10]。其中,心电图不仅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还能快速、直观地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还能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上述一系列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11-12],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通过本次研究,能证明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不足之处为选取的例数太少,而且是本院收治的患者,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随机走访多一些医院,选取的例数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才具有说服力。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崔珺.B型钠尿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及其评价心功能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6):94-95.

    [2]梁可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05):61-63.

    [3]吴春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ADMA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J].安徽医药,2014,18(12):2289-2291.

    [4]梁德贤.Tei指数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评价效果比较[J].黑龙江医学,2015,39(08):895-897.
, http://www.100md.com
    [5]李舒.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國超声医学杂志,2015,31(07):596-598.

    [6]张钟丹.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8-11.

    [7]王鸿珍,徐文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6,11(04):230-233.

    [8]谢晓林.不同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维生素DD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04):270-272.

    [9]卢志南,黄洁,孙兴国,等.终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中摄氧通气效率指标的临床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01):44-50.

    [10]杨春香.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31(16):96-97.

    [11]申素琴,申玉敏.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09):1388-1390.

    [12]赵雅楠,邓洪华,杨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02):374-378.

    编辑/王朵梅, 百拇医药(周美卿)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