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13期
编号:13308314
中药药性的研究方法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3期
     摘 要:中药药性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界的热门研究,其研究方法也随之多样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出现阶段中药药性的研究方法进展,发现中药药性体系具有复杂性,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手段来深入认知中药药性体系,为深入开展鉴定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利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药;药性;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3.012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3-0038-03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have also been diversified.This paper reviews and comb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drug resistance in the emergence stage,and finds that the drug resistance system is complex,but it can be deeply recognized by introducing new ideas,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ans to understand the drug property system in depth.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proper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vides beneficia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dicinal properties;Research methods

    中藥药性体系是中医药基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性(寒、热、温、凉)是中药药性体系的核心[1]。中药药性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界的热门研究,其研究方法也随之多样化。因此,将现阶段中药药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和现代化以及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本文从文献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剖析存在的问题,为深入开展鉴定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利的借鉴和参考。

    1文献研究

    中药药性体系的形成历史悠久,首先《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药有四性(寒、热、温、凉),之后通过《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学经典补充和发展中药药性体系。文献研究是中药药性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一种普遍广泛的中药药性研究方法,当代学者通过搜集考证文献、经典书籍,并整理分析文献中的药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发掘和完善中药药性体系。邓家刚[2]等通过研究《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经典书籍,发现平性药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从而提出平性药是不属于中药四性并且客观存在的一种独立药性。盛良[3]等把药物已知的化学物质的酸碱性与《新修本草》《本草经疏》等经典书籍对照,说明电子得失导致的化学物质酸碱性与中药药性有一定关联性,认证了“碱性具有寒性,酸性具有热性”的药性理论。陈晓红[4]通过检索《中国药典》中所记载439味植物类中药以及其茎木类中药的药性资料,对比分析后发现茎木类中药大多为温性。樊晓霞[5]等通过检索《中华本草》以及《中华医典》中的255味藤类中药药性资料,发现藤类中药多属温性和平性。
, 百拇医药
    2实验研究

    2.1基于物质基础的药性研究 以中药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中药药性的思路方法,是从多个不同程度影响中药药性的药效物质基础入手阐明,分析角度更全面和开阔,研究更先进和科学。

    2.1.1基于初生物质的药性研究 初生物质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运用含量测定方法,发现热性药中的总糖[6]、总游离脂[7]及总蛋白含量[8]均高于寒性药。利用Fisher方法[9]、支持向量机[10]、偏最小二乘判别[11]、主成分-线性判别[12]等方法分析中药的单糖HPLC图谱,发现单糖和药性之间能建立统计模型,从而标记寒热药性特征区域。王晓燕[13]等取寒性、热性中药各30味,对比中药脂类成分的GC-MS图谱,用 SVM法建立寒热药性函数,对于所选中药药性的识别正确率为100%。基于中药氨基酸含量,冯帅[14]等取寒性、热性中药各15味,利用Fisher法的评判对于所选中药药性的识别正确率为90%,另有研究[15]利用SVM模型得出氨基酸含量的寒、热性标记。
, 百拇医药
    2.1.2基于次生物质的药性研究 次生物质主要包含色素、生物碱、萜类化合物及酚类化合物等。张亚超[16]等从平性药及非平性药的特定的骨架及官能团入手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平性药普遍含有黄酮类、苷类、有机酸、醚类等结构特征。邓家刚[17]等分析中药乙酸乙酯部位的成分群红外光谱,构建平性与其他药性的识别模型。

    2.1.3基于无机元素的药性研究 中药中的无机元素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现阶段有方法是通过测定中药中不同无机元素的含量来研究中药药性,刘进[18]等采用留一法处理、支持向量机法统计,发现对平性药性识别影响较大的是中药中钾、钙、镁、锰、铁的含量,黎晓敏[19]等研究发现热性药的锰含量高于寒性药,而铁含量低于寒性药,平性药钾含量低于寒、热两性药。, 百拇医药(李扬 冯旭 宋舸 陈瑾)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