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389376
希氏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2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0期
     2希氏束起搏具有保留心脏机械同步性的优势

    传统右室起搏部位包括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其安全性经过了长期验证,是目前主导的起搏方式。但研究显示[10,11],右心室起搏导致了左心室内及左右心室间的不同步性,增加了心力衰竭及房颤的风险。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通过夺获希氏-浦肯野系统的传导,能产生理论上最生理性的心室电激动顺序,从而实现心脏同步机械收缩。Zanon F等[12]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电机械延迟参数来评价HBP患者左心室是否失同步,结果显示HBP患者的心脏同步性参数明显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王垚等[13]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和心肌核素显像技术评估希-浦系统起搏(H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患者的心脏机械同步性,两项检查技术均显示HBP可获得较RVSP更好的左右心室间同步性及左心室内同步性。有研究显示希-浦系统起搏QRS时限(92.7±16.2)ms小于RVSP组QRS时限(142.9±17.0)ms,进一步证实HBP具有较好的电学同步性。Kronborg MB等[14]对32例LVEF>40%、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窄QRS波患者行HBP,并进行了12个月的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