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26469
在“世界第三极”直面生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知识窗》2014年第6期
     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珠穆朗玛峰被很多人称为“生命禁区”,高山缺氧、恶劣的暴风雪、极寒气候以及险峻的地势山形……在珠穆朗玛峰,无时无刻都要直面生死考验。然而,却有这样一群热爱冒险的勇士,在极限登山中找寻着生命的刺激,网名叫“奔跑的鱼”的泉州女探险队员梁丽芳就是其中一位。

    2013年5月,为了参加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挑战珠峰活动,梁丽芳和山友们做足了准备工作。作为登山队伍里唯一的女性,梁丽芳出发前对珠峰的攀登风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这一路上可能会遇到遇险者尸体。出发前她对向导说:“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快到达第一具尸体的时候,请你一定要提前告诉我。”

    在冲顶的过程中,到了海拔8200米处,走着走着,梁丽芳看到一个人睡在一块大岩石上。她突然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具已经遇难的珠峰挑战者的尸体。本来只要5分钟就能通过的路程,梁丽芳用了近二十分钟,因为那具尸体就在离她20厘米的地方。虽然向导一直开导她要把尸体当成“岩石”,在生与死的擦肩中她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此次冲击珠峰顶峰的登山爱好者共有21人,分成A、B两组。5月17日,梁丽芳所在的B组顺利到达海拔8400米的突击营地。然而,此时他们突然得到消息,和他们同一批攀登珠峰的A组山友已经登顶成功,在下撤过程中有一位队员却突发意外,在海拔8650米处突然出现脑水肿症状,一度处于神志不清、重度昏迷状态,完全失去行动能力,但A组的多数人氧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次登山活动总指挥、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向梁丽芳所在的B组发出了求救信号,因为突击营地是距离遇险山友最近的营地,从这里派遣救援人员能够节省大量时间。

    对于B组队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救援需要将他们的一部分氧气物资拿去支援,而这意味着他们的氧气被用后,剩下的就难以支撑到登顶及顺利返回。一边是山友生命危在旦夕,一边是放弃登顶,队员们沉重而复杂的表情让梁丽芳纠结了。毕竟,许多人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攀登珠峰的机会,然而生命更是只有一次!紧要关头,为了营救命悬一线的A组山友,B组队员一致同意,让出他们的向导、氧气甚至是面罩等设备,全力支持此次高海拔救援。由于储备氧气在救援中消耗殆尽,B组的冲顶计划不得不被迫取消,梁丽芳及其队友一行10人只能下撤,他们此行的高度永远定格在了海拔8400米处,离珠峰顶端仅仅一步之遥!

    下撤转身的那一刻,梁丽芳的眼里噙满了泪水,那种五味杂陈的心痛只有同行队友们才能体会。冲击珠峰顶峰,并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可以做到。他们为了此次登山准备了很久,由于一次登峰每人的装备等各种费用至少要50万元,有的队员甚至还卖掉了房子。而攀爬途中大量的体力、心力损耗,更是对身体的严重透支。

    生命高于一切,当他们返回珠峰大本营,看到被救的队员朝他们努力地挤出笑容时,心中的遗憾瞬间随着珠峰凛冽的寒风飘散。珠穆朗玛峰永远在那里,而生命只有一次!

    人类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挑战自然环境和身体的极限,而是挑战自我。2014年3月28日,永不放弃的梁丽芳抵达西藏拉萨再一次向珠峰进发!对她来说,每一次攀登,都是对自我的宣战,为了心中的“巅峰”梦想,她也将永远一往直前! (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