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73418
我们的汉服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知识窗》 2019年第6期
     中午,学生放学,我下班。我穿过乌泱泱人头攒动的校门口,走到学校后门的小吃街时,差不多已经十二点。刚拐进街,我就被一抹亮眼的红夺去了视线,路边卖烤面筋的小摊边站着一位穿着红色袄裙的女孩,老板娘在仔细打量着她胸前的璎珞。

    我走到近前,听到老板娘在问:“你这穿的是啥啊,怪好看的?”

    “我穿的是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小姑娘的声音甜甜的、脆脆的,很是好听。

    老板娘把烤好的面筋拿给女孩说:“哦哦,还真挺好看的。”

    好看,真的是很好看。

    关于汉服,《人民日报》上有这样一段解释:汉语、汉字是中国历朝历代的语言文字,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饰。“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朝以前,都是我们民族的主流服饰。中间尽管经历变化,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它始终是我国的传统服饰,而不仅是指汉朝的服装。

    汉服很美,但现在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人把它作为常服来穿,无论是穿汉服者,还是看到穿汉服者,大家似乎都会去思考穿汉服上街是否得体之类的问题。在盛唐时期,中国也像现在的纽约和巴黎一样,强势地引领着国际时尚潮流。无论是梳着回鹘的发髻,还是用着丝路上的胭脂,再或者是穿着汉斯纹样的唐锦。那时大唐到底是大唐,就算你穿得再花哨,都没人会指指点点。

    有位朋友说,汉族是唯一一个质疑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朋友因为自小接触国画、古筝,很是喜欢传统文化,汉服也在其内。闲暇的时候,她会从头到脚打扮一新,泡壶茶、画幅画,虽不方便,也不日常,但心里很舒服。她的工作是教书,教学生读诗词、写小楷,偶尔也穿汉服游玩。我觉得这很像是更贴合实际的美学教育,因为学生被教育无论穿什么衣服都要干净得体,只要你的衣服是好看的,言行是文明的,就很好。在日常情境下,既能保留传统文化,发扬个性,又可以向周围环境留出足够的尊重余地。

    现代人会复原汉服,并不是为了让大家穿上原来的服装,而是想要通过深度挖掘和整理这种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服饰,发现人们对一种高端美的定义与品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找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美。

    正所谓,知来处,明去处。

    如果关于汉服的讨论变成了“山正”价格,聚在一起讨论的也不过是哪家的衣服贵,穿一身衣服,拍视频发在视频软件上,然后说又涨了好多粉丝,美丽和安静反而变成了浮躁。

    杨绛在《将饮茶》中写道: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嘴角噙着笑回到学校后门时,前面的学生们齐刷刷地回头,人群里有压抑着的惊喜叫喊声:“你看汉服小姐姐耶!”“哇,羨慕!”“好好看哦!”那个被夸奖的,兀自吃着烤面筋的女孩子回过头来,粲然一笑。

    这样的美好,真的是很好。, 百拇医药(王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