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健康博览》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40281
家电辐射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1)

     欢欢喜喜过完年了,又要回到工作中去了,这几日宅家的日子、抑或是呼朋引伴出去玩的日子,总少不了电脑、手机的陪伴,于是辐射的问题又重新被提了起来,想来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于辐射也仅仅停留在“睡觉关机”、“电脑前放仙人球”等网络流传语之上吧!今天就请焦述铭博士给大家做做科普吧!

    辐射是“神马”

    说到辐射,我们首先要从电磁场讲起,所谓电磁场,顾名思义就是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的总称。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同样的,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不管是哪种,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传播的,最后形成电磁波。

    我们身边的“辐射”

    接下来我们说说我们的手机、电脑等平时我们身边的“大件儿”的电磁场。首先,一般电器产生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电磁场是极低频电磁场(ELF)。极低频电磁场的频率通常小于300Hz。其次,其他一些设备可以产生300 Hz到10 MHz的中频电磁场和10 MHz到300 GHz的射频电磁场。另外,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它们的强度,也取决于它们的频率和能量。我们的电源和各种电器是极低频电磁场的主要来源;计算机显示屏、防盗设备和安全检查系统是中频电磁场的主要来源:收音机、电视、雷达、手机天线和微波炉是射频电磁场的主要来源。这些电磁场可以在人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健康博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