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 2010年第8期
编号:12024525
二十四节气与食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0年第8期
     节令特点

    立秋在每年阳历8月7日或8日。立秋,昭示着秋天的到来,秋是凉爽的季节。从这一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端。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会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天气的。

    从其气候形势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所以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燥热的气候,往往要持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

    天人合一

    立秋恰巧在末伏前后,气温虽然有所降低,但还有“秋老虎”的威猛,江南地区的气温仍可高达35℃以上,夏日的余热仍然存在。立秋后,虽然气温仍然很热,但早晚气温比夏天要低一点。人们锻炼时要注意,应远离在车辆过多的道路上晨练;晨练不要过早,应在太阳升起之后;出汗后应用干毛巾擦去,或及时洗澡换衣服,以防感冒。

    立秋后阳气转阴,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养生原则应转向敛神、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如此才能保持五脏无偏。善养生者,须早睡早起,以旺生气;收敛神气,以避杀气。饮食增酸减辛,有助于肝气。

    滋补原则

    秋季一到,气温逐渐降低,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充营养。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而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调补一下身体非常有必要。但那种不管机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肉、羊肉等等放在一起食用,称之为“大补”的方法是很不明智的。这样做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反而浪费财力物力,甚至还会损害身体。

    因此,秋季六节气养生的饮食原则是既要有营养,又要容易消化吸收。同时,换季时人们抵抗力特别差,如果饮食质量不佳就更加容易得病,因此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物,将对身体健康大有帮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