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2641849
扇子,不仅为纳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4年第10期
     沈从文先生所著的《扇子史话》一书中写道:“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

    文字中透露的扇子材料

    扇,在古代还有另一个叫法就是“箑”(shà),从字形来看,“扇”字从羽,“箑”字从竹,似乎是在透露扇子有羽毛和竹子编成两种方式。

    事实上,最早的扇子确实是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饶泽民所著《扇苑古今——中国扇趣话》一书中写道,在古代,我国中部地区出现的扇子,似乎以竹扇为先,这可能与气候有关,当时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较现今高,盛产竹子,用作器物,远比今天方便,更遑论江南地区。

    而春秋战国时代,被中原人视作“蛮荒”的江南地区,多湖泊港汊,野禽密布,用禽鸟翎羽制成的羽扇也发展起来。晋代陆机所写的《羽扇赋》中描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说当年楚襄王与各路诸侯会面的时候,楚大夫宋玉手持一柄用白鹤羽毛制成的扇子,被手执麈(zhǔ)尾的各国大夫们讥笑,认为楚人粗鄙。宋玉就此发表了一番高论,折服了各国大夫,于是他们纷纷带着楚国的羽扇回到各自的国家。

    而到了三国时代,诸葛孔明、周瑜等一干青年才俊,羽扇纶巾,早已成了流行的标准配置了。

    “轻罗小扇扑流萤”用的是团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代大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诗句,已经成为中华扇文化中,最令人难忘的记忆。

    而杜牧这里所说的“小扇”,既不是羽扇,也不是竹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