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茶·健康天地》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216348
古代旅行“有味有文化”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日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7年第11期
     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于吃喝玩乐,古人在简约而缓慢的旅行体验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人类文明做出更积极的贡献,至今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交通方式,多种多样

    古代较大规模的旅行生活大都以步行为主,杜甫诗中有“威迟哀壑低,徒旅惨不悦”的句子,就表达了行走于高山深涧的艰难。当然,徒步旅行也并非都是苦闷,贾岛《送贺兰上人》的“远道擎空钵,深山塌落花”、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道出了徒步偶得美景的快乐。

    骑乘是徒步的“高级形式”,古人骑乘的工具包括马、牛、驴、骡、骆驼等,如果查找旅行诗文,就能发现“驴”的出现频率更高。最早记载骑驴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史载他“骑驴到郡”,意思是他从京城洛阳骑驴到山东东平,若按里程算,“驴”行长达千里!

    乘车的历史也不短,秦汉时期,巨商大贾“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拥有“马车百乘,牛车千两(辆)”更是财力的象征。元代杨允孚《深京杂咏》有“燕姬翠袖颜如玉,自按辕条驾骆驼”的句子,就描写了绝色女子驾着骆驼车游览大都(今北京)街头的景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