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951551
心慌未必就是心脏病

     不少人出现了心慌、胸闷的症状,就怀疑自己有心脏病,但做完检查发现心脏没有任何异常。实际上,心慌、胸闷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会出现。

    首先,心脏神经官能症就很常见,且主要表现为各种心脏病的症状,如心慌、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常见于更年期女性。这种疾病与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过度劳累有关,要听从医生建议,调节情绪及生活方式。

    其次,生理性原因也会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出现心慌症状,如剧烈运动、吸烟、喝酒及浓茶的刺激,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消除诱因后即可缓解。

    另外,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也会间接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心慌的症状,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陈磊)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