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2681774
急救258例服药中毒的抢救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2013年第10期
     【摘 要】 目的:早期准确判定中毒及毒物类型,为院内抢救争取时间。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等。结果:救治成功率的高低与毒物接触的时间长短、种类、剂量,以及抢救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急救;服药中毒;三点体会

    服药中毒主要是指患者有意(自杀、谋杀)或者无意(误服)把毒物(包括化学物、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中毒等症)输入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引起机体的功能或者器质性病理改变所致的全身性疾病。根据一次发病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体和集体中毒。

    2009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先后急救服药中毒258例。现把我院救治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146例,女性患者112例;年龄5~70岁,平均50岁;中毒至就诊时间10min~20h。口服有机磷农药108例、百枯草中毒30例、清洁剂20例、鼠药3例、阿普唑仑19例,其他78例。自杀82例、谋杀12例、误服164例。个体中毒196例,集体中毒(3人以上)62例。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毒分级,轻度中毒106人,中度中毒114例,重度中毒38例。

    准确判定中毒及毒物,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1.1 临床表现

    1.1.1 皮肤与黏膜 ①干燥:见于阿托品、曼陀罗中毒;②大汗:有机磷中毒;③潮红:阿托品、CO、氰化物中毒黏膜呈樱桃红色;④发绀:组织缺氧;⑤亚硝酸盐类中毒皮肤黏膜青紫、紫绀;⑥黄疸见于鱼胆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肝损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