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食养生》 > 2014年第2期
编号:12814732
合理用药你会几招?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医食养生 2014年第2期
     患者篇

    “反客为主”型:药吃多少自己定

    在某医院内科工作的王医生说,她的大多数病人都能遵从医嘱,但也曾遇到一些“不听话”的患者。她说:“有个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服药治疗,血压慢慢稳定。患者认为病情得到了控制,嫌每天吃3次药太麻烦,就擅自减为每天两次。”半个月后,其血压突然反弹,再次被送到医院救治。

    还有不少人选择“下猛药”。市民李女士家备有一些常用药,一碰上感冒,她便按照自己的方法服药——例如说明书上说每次吃4粒,她第一次就吃8粒,此后再按规定药量服药。要是喉咙痛,她就一口气倒出10粒清火桅麦片吃下。“这样吃药见效快!”李女士说。

    王医生不认可李女士的做法:“拿清火栀麦片来说,正常剂量是每次2~4片。虽然它是中成药,副作用不太大,但其药性寒凉,过量服用会对肠胃造成刺激,长期过量服用还会产生抗药性。”

    “依葫芦画瓢”型:带空药盒去买药

    一年多前,市民梁先生因得急性胃溃疡被送医。梁先生住院期间,医生开了奥美拉唑、铋剂等药物;出院时,医生还开了一些维生素类药,并要求他定期复诊。梁先生为了省事,拿着吃完的空药盒到药店买药,有时买不到相同的药,就听从药店建议,买同类药品代替。

    像梁先生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原因不外两个:一是嫌去医院就诊排队麻烦,二是嫌处方药太贵,而使用替代药品。

    “患者拿着处方或者空药盒买药,有一定的用药风险。”药剂师林先生说,医生都是在了解病情后,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症状开药,还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处方。而同类药品的厂家不同,组成成分不同,适用症状也不同,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患者自行买药,显然有风险。

    “大”药“小”用型:成人药喂孩子

    市民李先生3岁多的儿子半夜突发高烧,李先生赶忙找出家里的“布洛芬”冲剂,按成人1/3的剂量给儿子喝了下去。天亮时儿子退烧了,但李先生有些担心:“不知道剂量对不对,会不会有副作用。”

    市民韦女士则另有烦心事:儿子13周岁,身高180厘米,体重70千克。每次儿子感冒,她都拿不定主意:孩子身高体重如成人,但年龄属于儿童,该如何给孩子吃药?她通常是买小儿感冒冲剂,按体重计算,一次喝4包。

    “儿童用药有两大问题,一是儿科专用药物较少,二是很多家长认为成人用药与小儿用药只是剂量的不同。”药剂师林先生说,医院里有一部分儿科用药,也是把成人用药分割后使用。由于小儿用药剂量很小,都是按1/2片、1/3片或两三毫升计算,药师在分割药物时要十分小心,甚至要用特定方法加入稀释剂之后才能分均匀。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个技术是无法掌握的。

    林先生说,小儿的脏器未发育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不健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差,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因此,很多成人用的药即使减小剂量,小儿也不宜服用。

    知识篇

    安全用药知识需“恶补”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国药学会协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从2013年9月启动,经过对数十万有效答卷的分析,大部分网友对自我药疗、购药储药和用药禁忌等常识一知半解,只有6.3%的网友能够答对全部10道题目。

    服药方法、时间搞不懂

    超过半数的网友不知何为“睡前服药”。睡前服药是指睡前半小时内服用,但是不能吃完药马上卧倒,需要稍微活动一下,否则药物可能会滞留食管,对食管造成损伤。

    “顿服”也难倒了过半网友。“顿服”是指将一天的药量一次服下。可是很多网友以为“顿服”就是每顿饭时吃一次药,这样一来就服药过量了。

    不知保质期,救命药无效

    心脏病患者家里大多会备一些硝酸甘油。其保质期通常是一两年,但开封后还如此吗?过半网友认为不会发生变化。

    实际上,硝酸甘油一旦开封,最好在3~6个月内用完,否则药效会大打折扣,因为硝酸甘油容易潮解。

    牛奶送药影响吸收

    不能用酒送药,很多人都懂,可在吃早餐时用牛奶服药行不行?这也是错误的。

    不少网友觉得,牛奶营养丰富,用来送服药物,说不定效果更好。实际上,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不能和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则,药物中的成分会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严重影响吸收。

    解读篇

    读懂合理用药核心信息

    能口服就不输液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最需要遵循的合理用药核心信息。

    据解放军303医院副主任药师陈龙英介绍,静脉注射是最后的选择,因为静脉注射是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若发生不良反应,时间很快,也可能更严重。静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是100%,也就是说,药物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是100%。因此,药效与风险并存。

    口服药物相对安全,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起效慢,但并不意味着口服药就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有的口服药也会产生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能不用药最好不用。

    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服药前,必须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据陈龙英介绍,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都是必读内容。

    例如,有的药品会注明孕妇或儿童禁用;有的感冒药会注明不能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否则药效叠加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等。

    有的人为了节省药箱的容量,会把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扔掉。等到再次吃药时,早就把各种注意事项忘光了。应养成保留药品说明书的习惯。

    “补药”不能长期吃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合理用药核心信息中,特别对服药时间进行了提醒。据陈龙英介绍,是药三分毒,哪怕是出于保健、养生的目的,长时间吃些自己认为是“补药”的药物,也是不对的。曾有病人自己找中药调理身体,最终导致肾衰竭了。

    过去很多人都认为中草药是无毒性的。1993年,比利时医学家发现,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会导致肾病,国外将其称为“中草药肾病”。此后,国内一些中成药才开始替换掉原先含马兜铃酸的成分。

    陈龙英提醒人们,即使是维生素、人参,吃多了也会中毒。除非出于治疗需要,否则不要长期服用。, 百拇医药(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