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81742
陆家龙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撷要(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名医经验;陆家龙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05-04

    陆家龙原任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首届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云南指导组专家,云南省第一批、第二批老中医药带徒工作指导老师,昆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陆老出生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幼承庭训,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40余载,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善于中西合壁,法古创新,临证谨守病机,知常达变,对内科诸症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侍诊左右,颇得恩师教诲,受益匪浅,启迪良多,现将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擷要如下,以飨同道。

    1 治学精神

    1.1 强化基础,博采众长 业师常谆谆教导,要求医者注重中医学的基础学习及对经典的研读,并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不顾年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结合临床的中医基础实用讲稿,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上课。反复强调,为医者,不仅要熟知中医的经典著作,还要博览古今名家著述、医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最好还能通晓国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这样方能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业师认为,临证时要牢牢把握“因人、因时、因地辨证论治”,人有千差万别,病有千变万化,应该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不论经方时方,惟效是从。总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为大医也。

    1.2 注重医德,严谨敬业 业师认为,医乃仁术,当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镜,端正自己的从医行为。为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同时,尊重同道,不相互诋毁。业师在几十年的医疗工作中,医名显赫,行政兼职颇多,仍一如既往,不知疲倦地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力倡为医者要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常以唐代医家孙思邈“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行医则不可”之言教导后学者,要求为医者做到为医清廉。

    2 学术思想

    2.1 崇尚结合,取长补短 结合即指临证时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人与自然结合。陆老认为中医以宏观辨证见长,西医以微观认识为优,证和病是中、西医两种不同医疗体系对疾病过程的认识,各有优劣。限于两千多年前历史的原因,宏观辨证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对疾病做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综合分析判断,正因如此,中医学的先贤们把人置于自然环境中考虑,以人为本,避免走入一叶障目的死胡同。微观辨证是运用西医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病因、病理、生化、免疫、影像等方面客观征象的检查分析,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诊断的客观定量化指标。

    诊断方面,西医长于疾病的病因(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定量、定位。因此辨病有利于了解疾病的病因及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医则长于宏观地认识疾病,着眼于具体的病人和其生活环境,因此辨证可以全面分析疾病的病邪性质及邪正盛衰状况。陆老指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绝不是按照西医的诊断来应用中药治疗,而是立足于中医的理论,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点,吸收西医对病因、病理的认识和科学的检查方法来进一步认识病机,观察疾病的进退和治疗的效果,以此补充中医对疾病诊疗判断缺乏定量的不足,既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也有效地保护了自己,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治疗咳嗽首先要从中医的角度明确引起咳嗽的病因,是属于外感六淫的外感咳嗽,还是五脏六腑受损引起的内伤咳嗽;再从西医的角度辨病,仔细检查是因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还是呼吸系统以外的某些疾病引起的咳嗽。这样才能对“咳嗽”病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更恰当地选方用药,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方面,西医是辨病用药,同病同治。而中医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治疗因人而异,因证而异,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同证同治,辨证论治。

    2.2 把握动态、力求实效 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着。人体与疾病同样处于阴阳的对立、消长、转化的某个过程。陆老十分重视病证的动态变化,强调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临证时灵活掌握临床表现,善抓主症,不要按图索骥,要学会去伪存真,辨证准确,才能有的放矢。对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重视阶段的辨证论治。如陆老治疗感冒后咳嗽一病,结合昆明地区气候、地域特点(日温差较大、地处高原、气候干燥),加之居民喜食香辣,抽烟患者较多,认为昆明地区感冒后咳嗽病机多为邪热不尽,化燥伤阴,又喜食寒凉之药而失治、误治,导致久咳难愈。且该病因人而异,痰、热、燥、虚交错难解,虚实夹杂,故辨证治疗应分阶段而治,随症加减。早期予平淡之品解表清热,利咽止咳,切忌过寒过辛热之品;中期以清热化痰,养阴润燥,因人施治;后期以益气生津、养阴润肺,则邪去正安。强调治疗该病处方一定要平和,切忌过偏、过重。治疗全程中均应养阴润燥、顾护脾胃。

    3 临证经验

    3.1 依法组方,平淡轻灵 陆老临床组方用药的特点是详察病机,随证立法,按法组方,因时、因地、因人治宜。“天下本无神奇之法,唯有平淡之方,平淡之极即为神奇”,陆老每每强调肺为轻灵之脏,用药不可太偏、太重。过重则药过病所,亦克伐肺气,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一定要平和,中医的精髓就在于阴阳平衡,生病即阴阳失衡,治疗即是通过轻微的调拨使其回归平衡,平淡用药足以显效。故陆老的处方以平淡见长,遣方用药平淡轻灵,绝不弄险逞怪,哗众取宠,于平淡之中见神奇。治疗感冒后咳嗽喜用桑叶、芦根、竹叶等轻灵之品,绝不轻用过寒凉、过辛温、过滋腻之剂,药质轻、味薄,既不损伤正气,又能灵动气机,煎成汤剂后,药味清淡,苦味不甚,更无怪味异味,患者乐于接受。

    感冒后咳嗽每每用药从不忘顾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行中属土,土生万物,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感冒后咳嗽多有咽痛、咽痒、便秘等热邪未清表现,清热之品是为必然,故顾护脾胃就更显重要,陆老常使用炒谷麦芽、炒扁豆、茯苓等性味平和之药,即为此用。

    典型病例:某男,40岁,干部,昆明人。因“咳嗽2月”就诊,2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咽千痛,痰难咯出,经自服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片及头孢克洛等症状时好时轻。2008年5月14日来诊。症见干咳、痰粘淡黄难咯,咽痒咽痛,口干,胸闷胁痛,纳食欠佳。咽峡

    共2页, http://www.100md.com(姜莉芸 魏丹霞 施兴黔 陆家龙)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