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7例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315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2010年3月住院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69例分为西药治疗加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组37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2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治疗加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
关键词:中西医疗法;半夏泻心汤;消化性溃疡;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24-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消化性溃疡是指胃与十二指肠,与胃液中酸性成分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的慢性溃疡,常合并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的并发症[1]。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临床疗效差的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消化性溃疡多属中医学的胃脘痛范畴,系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上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笔者经过临床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内科学》[3]诊断标准制定。①胃脘部疼痛不适,伴胀满、嗳气、泛酸、纳呆、恶心、呕吐等;②发病常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③纤维胃镜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病变;④经内科一般治疗无效且易反复发作。
1.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科2009年2月~2010年3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文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1]。经确诊后立即开始治疗。69例患者中,男49例,女20例;年龄≤30岁23例,>30~50岁25例,>50岁21例;病程<2a18例,2~5a32例,>5~10a15例,>10a4例。69例中复合性溃病9例,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有规律性疼痛42例,痛有定处47例,喜按喜暖38例,得温痛止29例,常有嗳气26例,吞酸35例,纳呆27例,乏力26例,有黑便史8例。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西医治疗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每日2次清晨和睡前空腹服用,硫糖铝3片,每日3次;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250mg口服,每日2次餐后服用;腹胀、反酸者加用胃肠动力药物吗丁啉10mg,3次/d,2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忌酸、辣、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1.3.2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2g,黄连6g,黄芩10g,党参15g,干姜6g,陈皮10g,炙甘草6g。伴吐酸水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兼气滞、腹胀者加枳壳、柴胡、木香、砂仁加西药吗丁啉10mg,3次/d;兼血瘀者、痛甚者加延胡索、三七粉、丹参;呃逆明显者加竹茹、柿蒂;纳差者加鸡内金、焦三仙;口干咽燥者加麦冬、生地黄;便秘者加火麻仁;胃脘冷痛,便溏者加吴茱萸、扁豆衣、炒木瓜;便血者加白及、地榆。煎服法: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五灵脂10g,蒲黄10g,甘草10g,白蒺藜15g,乌贼骨15g。(1)肝胃郁热,胃痛急迫,有灼热感,嗳气,嘈杂,吐酸,心烦,食后加重,食少纳呆,大便不爽,舌苔黄或厚腻,脉弦滑。治疗在其方基础上加以陈皮、青皮、山栀子、丹皮、蒲公英、黄芩等药以增加疏肝泄热、和胃止痛之力;(2)肝胃气滞,胃脘胀痛牵及两胁,情绪波动后明显加重,食后腹胀痛,纳差,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弦。在其方基础上加香附、柴胡、川芎、川楝子等药,以增加疏肝理气和胃之力;(3)脾胃虚寒,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得食痛减,纳少,倦怠乏力,稀便,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在其方基础上加黄芪、当归、干姜、白术、吴茱萸等,以增加温中健脾之力;(4)瘀阻胃络,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在其方基础上加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桃仁、红花、香附、枳壳,以增加行气活血,破瘀散结之力。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文献[2]拟定。治愈:胃镜下溃疡灶愈合,病变粘膜组织恢复正常,临床主次症状全部消失;显效:胃镜下溃疡病灶基本愈合,病变粘膜有轻度炎症,临床主次症状全部消失;有效:胃镜下溃疡病灶愈合≥50%,临床主次症状部分消失;无效:胃镜下溃疡病灶愈合<50%,临床主次症状无变化。
2.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9.60、4.68,P<0.01或0.05),见表1。
2.3复发情况治愈者随访1a,对照组1a后复发16例,复发率为43.2%(16/37)。治疗组1a后复发14例,复发率为43.7%(14/32)。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虽无显著性(χ2=1.08,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相比而言为低。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多发于胃及十二指肠,其发病率占人口中的10%~12%,其发病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诱发因素包括:饮食因素、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等。西药在治疗上以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为主。中医理论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腹痛、吞酸、呕吐、嘈杂等范畴。特征是痛、胀、闷、滞;多因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等导致脾胃受损,肝胃不和,日久胃络痹阻,气滞血瘀,本病的病位在胃,病变涉及肝、脾、胃三脏。胃乃水谷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脾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生化有源,出入有序,血脉通畅。而脾胃升降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条达,肝气疏泄正常,则脾之清阳得升,胃之浊阴得降。脾胃虚弱,病邪乘虚而入,气滞中焦,脾胃亏损,脏腑功能失调而成虚实挟杂,寒热错杂之证[4]。半夏泻心汤一方出自《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为少阳误治导致虚痞而设,现临床已将本方广泛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胃肠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之脘腹痞满、胃脘痛等证。张仲景根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结合脾胃的生理特征,围绕脾气主升,喜燥而恶湿,为阴土;胃气主降,喜润而恶燥,为阳土,这一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关系,拟寒热并进以调阴阳,苦辛共用以顺升降,攻补兼施以平虚实之大法,尽治中焦脾胃之诸症。方中以半夏和干姜辛散温阳,散结除痞,以除其寒;应用黄连、黄芩苦寒降泄,以清其热。以上四药相伍,共奏平调寒热、辛开苦降之功。应用参、草甘温益气补其虚。方见扶正祛邪、寒热并调、辛开苦降、泻不伤正、补不滞中、开结散痞、调和肠胃[5]。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应用西药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应重视中医药的应用,应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合理的辨证加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