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0550
附子总生物碱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陶长戈 李文军 彭成
第1页

    参见附件(2410KB,4页)。

     3.3回收率分别取大鼠空白血浆200μL加入一定量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对照品溶液,分别配制成54、27、10.8,62.4、20.8、10.4,396、132、13.2ng/mL浓度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血浆样品,按“2.3”处理后,分别测试,计算回收率。乌头碱的血浆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7.89±2.63%、95.63±3.56%和91.48±5.00%;新乌头碱的血浆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7.31±2.27%、95.24±3.56%和94.71±3.46%;次乌头碱的血浆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7.47±3.23%、97.73±3.89%和96.97±5.68%。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3.4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取大鼠空白血浆200μL加入一定量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对照品溶液,分别配制成54、27、10.8、62.4、20.8、10.4、396、132、13.2ng/mL浓度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血浆样品,按“2.3”处理后,分别测试,进行日内精密度试验,另外取上述制备好的样品,间隔时间做3日内的日间精密度试验。乌头碱:日内精密度为3.6%、4.2%、5.5%;日间精密度为2.4%、2.7%、4.5%。新乌头碱:日内精密度为1.9%、4.1%、3.7%;日间精密度为2.4%、3.1%、4.4%。次乌头碱:日内精密度为2.9%、3.1%、2.8%;日间精密度为2.6%、3.3%、4.7%。结果精密度符合要求,测定方法可靠。

    3.5毒代动力学参数按2.4项下的实验方法,分别得到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将药时数据用中国药理学会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进行自动拟合处理。以理论血药浓度值与实验测定值的相关系数最大和AIC最小作为判断标准。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见图4,主要药动学参数见表1。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按时间点绘制药-时曲线图,对比体内代谢的变化,见图7。

    4讨论

    研究表明,在灌胃给药后10min,乌头碱即达最高血药浓度,此后血药浓度快速下降,在30min下降到10min的一半左右,此后在60、360min出现了多峰。在灌胃给药后20min,新乌头碱即达最高血药浓度,此后血药浓度总体缓缓下降,但在90、360min出现了多峰。在灌胃给药后20min,次乌头碱即达最高血药浓度,此后血药浓度快速下降,在30min下降到20min的一半左右,此后在60、120min出现了多峰。提示乌头碱类双酯型生物碱口服后吸收很快入血,且分布迅速,然后出现多峰现象,血药浓度缓慢下降。

    因为乌头碱类双酯型生物碱毒性、药效相似,故将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同一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相加,绘制药时曲线,观察大鼠口服乌头碱类双酯型生物碱后总浓度在血液中的动态变化(见图5)。

    结果表明:在灌胃给药后20min,乌头碱类双酯型生物碱总血药浓度达最高,此后血药浓度快速下降,在30min下降到20min的3/4左右,此后在60、120、240min出现了多峰。总体趋势是30~360min血药浓度相对稳定,然后呈缓缓下降趋势。提示大鼠口服附子总生物碱后,吸收迅速,然后快速分布,30~360min保持相对稳定血药浓度,而后血药浓度呈缓缓下降趋势。

    预实验发现,超过本研究所用给药剂量,多数动物在30min之内死亡,死亡前出现喘息、唾液分泌过多、鼻分泌物增多,尿失禁现象。死亡后解剖动物,肉眼观察发现肝脏呈黑紫色,肺表面出现大量出血点。按以上剂量给药,动物虽然不致死亡,但在15min左右出现了喘息、呼吸频率减慢、鼻分泌物增多、运动失调、异常运动、俯卧、震颤,尿失禁,唾液分泌过多、流涎等现象,这些现象在30min后逐渐得到缓解,呼吸渐趋正常,自主活动也较前严重中毒时增加但仍有中毒的反应存在。

    [KH*3D][XC20110307.tif;%100%110][HT6H]

    图60~30min总生物碱药-时曲线图[KH*3]

    观察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30min内的药-时曲线(见图6),可见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总量在20min内快速上升,然后快速下降,特别是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表现更为明显。提示动物在30min内出现的中毒反应与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总量的血药浓度快速上升有关,而30min后逐渐缓解与其血药浓度快速下降有关。其后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总量的血药浓度出现多峰现象,并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稳,使动物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轻度中毒的状态。证实了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的血药浓度与中毒反应的产生具有直接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饶曼人.关于乌头、附子强心作用的研究[J].药学学报,1966,13(3):195.

    [2]刘文化.去甲乌药碱对实验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J].药学学报,1988,23(2):81.

    [3]江京莉.附子的药理作用和毒性[J].中成药,1991,13(12):37.

    [4]KosugeT,YokoraM.CardioactiveprincipleofAconitumjaponicumThunb[J].ChemPharmBull,1976,24:176.

    [5]冯亦璞.去甲乌药碱对а-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报,1986,7(3):208.

    [6]周远鹏.附子水溶部分对内毒素休克的治疗作用[J].中药通报,1988,(5):43.

    [7]张梅,张艺,陈海红,等.附子抗心律失常有效组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3):193~194.

    [8]周京滋.附子、四逆汤镇痛、抗炎作用的药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104.

    [9]唐希灿.3-乙酰乌头碱的镇痛作用和无身体依赖性[J].中国药理学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