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83557
我国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李光明 金杨 王燕 杨云松 段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中药;艾滋病;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0-0069-0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依据我国诊断标准将AIDS分为AIDS感染早期(HIV)、AIDS相关综合征(ARC)、AIDS后期(AIDS)。HIV感染后,特异性地侵犯人体免疫系统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的进行性破坏,导致艾滋病,使机体免疫平衡被打破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甚至衰竭,并继发体液功能下降,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变化,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并成为AIDS最主要的死因[1~2]。艾滋病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中医界目前存在多种认识。有学者因其明确的戾气性质-HIV经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而致病,将其归入“疫病”的范畴,也有学者根据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将其确定为“温毒”“虚劳”“阴阳易”等病证范畴[3~4]。

    从1981年美国报道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随着HIV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人类面临着艾滋病AIDS的严重威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显示:全球至今共有超过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将近3000万人死于同艾滋病有关疾病[5~6]。据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7],截至2009年底,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10.5万人,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2009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6万人。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及死亡数排序为:艾滋病发病数排序 2006年第13位,2007年第12位,2008年第11位,2009年第12位;艾滋病死亡数排序2006年第4位,2007年至2009年均为第1位。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和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二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从援非医疗队的初步探索,到国内自发散在的治疗研究,发展到今天在政府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大规模的医疗救助和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对HIV/AIDS的中医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方药[8]。现就我国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回顾如下。

    1 治疗艾滋病中药的研究

    1.1 单味中草药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经对700多种中草药进行了抗HIV病毒体外实验,结果发现上百种中草药有不同程度地抑制HIV的作用[9]。张仕满等早年筛选了27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发现11种有抑制HIV活性作用,如紫花地丁、夏枯草、金银花、紫草、淫羊藿等。罗士德等[8]在700种中药中发现141种有抑制HIV活性作用,如桑白皮、巴豆、漏芦等。徐宏喜等人进行了抗HIV酶类的中药筛选,结果发现黄连、紫草、丹参、五味子、黄芩等22味中草药有抗HIV逆转录酶作用;知母、黄连、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柏、桔梗、乌梅、石榴皮、鸦胆子、黄芩、丹皮等19种中药有抗HIV蛋白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最适宜治疗以免疫受损为主及增强机体免疫的中药有三类:即补气类人参、党参、灵芝、黄芪、甘草等;温肾壮阳类的淫阳藿、附子、肉桂、仙茅、巴戟天;滋阴类的枸杞、女贞子、地黄、旱莲草、首乌、玄参、黄精等;抗感染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3~10]。

    1.2 中药复方 主要有扶正排毒片、爱康胶囊、复方艾可清、复方SH、艾灵颗粒、复方三黄散颗粒、XQ-9302、安体维康、高欣908口服液、复方SH、乾坤宁胶囊、中研Ⅰ号、中研Ⅱ号、爱康Ⅰ号、新世纪康保、艾通、艾泰定、再生丹、金生宝胶囊、金龙胶囊、喘可治注射液、艾乃吉系列颗粒、普乐康、益艾康胶囊、精元康胶囊、五味灵芪胶囊、灭艾灵、唐草片、红毛五加多糖胶囊等[11~16]。

    2 艾滋病相关检测指标的研究

    CD4+淋巴细胞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其绝对计数是筛查艾滋病(AIDS)患者,判断HIV感染者病程进展,稳妥地推动抗病毒治疗工作,适时有效地监控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3]。汪习成等[17]研究显示,CD4+T细胞计数和百分比、CD4+/CD8+比值均为正常人>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相关性分析显示:CD4细胞计数与血浆病毒载量对数值明显负相关。CD8+T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CD8+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是控制HIV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Levin J S等[18]认为,血浆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是影响艾滋病进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选择开始治疗时机的主要参考指标,是考察药物防治艾滋病效果的必要参数,故艾滋病治疗研究应以两者为主要考察指标。Spijkerman IJB等[19]研究结果显示对HIV感染患者的观察需要病毒学和免疫学标志,在疾病晚期特别是CD4+T细胞极低时,HIV-RNA水平预后价值不大,此时免疫学指标会更有帮助。孙传正[20]研究HIV载量与CD4、CD8之间的变量关系发现惟有CD8的高表达与HIV载量下降正相关,而CD4的上升并非必然与HIV载量下降正相关,甚至有表达为CD4降低与HIV下降正相关者。故认为对AIDS治疗的免疫效能之评价,必须以HIV载量下降为前提,以CD8的提升或保持其高表达状态为标志,CD4仅能作为参考。李太生等[21]受卫生部委托,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订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指出:HIV1/2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病毒载量测定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病毒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包括预测疾病进程、提供开始抗病毒治疗依据、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也可作为HIV感染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HIV感染人体后,出现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CD4+/CD8+比值倒置现象,细胞免疫功能受损。CD4+T淋巴细胞数的临床意义是: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程进展、确定疾病分期和治疗时机、判断治疗效果和HIV感染者的临床合并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6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