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亮教授“伏毒”论治狼疮性肾炎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2-0005-02
“伏”者,匿藏也,“伏邪”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毒”是中医病因学说中一个特定的词义,其概念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苛毒”之说,意指毒气严重剧烈的病邪,如尤在泾说“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也”,意指病邪的亢盛,病情的深重,和病势的多变,“伏毒”即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复加内外多种致病因子的侵袭而酿成,其既可因多种病邪蕴酿形成,也可为特异性的致病因子伤人为病,传统多用于温热病范围,现在被广泛的运用在内伤杂病的辨证治疗之中。
导师宋绍亮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从医执教30余年,理论造诣和临床经验颇丰,宋师认为,由于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后,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外感疾病,辨证用药准确,一剂可解,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大动脉炎等疾病,即使辨证准确,用药恰当,预后多差。故在狼疮肾炎的治疗中,不仅要重视辨证论治,更要重视辨病论治。所谓辨病,就是要针对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基本病机规律来遣方用药,辨病并非不辨证,也非单纯的运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治病,而是针对某一疾病的患者群进行整体辨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