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渗湿降浊法治疗脑血栓形成37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中药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27-02
脑血栓形成属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笔者采用益气化瘀渗湿降浊法治疗脑血栓形成,取得较好疗效,并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96年1月~1999年1月笔者治疗的本院内科住院患者.治疗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9岁,平均59.97岁;职业:农民22例,工人7例,居民1例,退休干部5例,教师2例。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6~83岁,平均59.8岁;肢体瘫痪者19例,失语1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病例选择和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第三次修订的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1]和国家中管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2治疗方法
2.1分期根据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学组制定的中风病分期标准[4],治疗分急性期(起病后2周内),恢复期(发病2周~半年),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2.2对照组(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维脑路通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d为1疗程;(2)防治脑水肿: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1~3次,连续3~5d;(3)脑细胞营养剂:胞二磷胆碱0.5g+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肌苷、辅酶A、维生素C等能量静脉滴注;(4)防治感染,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
2.3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凡神志清楚者均给益气化瘀渗湿降浊之基本方:黄芪60~90g,太子渗20~30g,桃仁冲20g,红花10g,丹参20g,水蛭20g,川芎10~15g,当归20g,生地20g,赤芍20g,茯苓20g,苡仁20g,水牛角20g,石菖蒲10g,牛膝10g,代赭石20g,柴胡10g,开水煨,2日1剂,日服3次,每次150~200mL。以辨证施治贯穿始终:肝阳暴亢者加黄芩20g,钩藤20g;便秘腑实者加白芍60g,甘草10g,麻子仁20g,麦冬20g,大黄10g;痰多者加胆南星20g,竹茹10g,京半夏20g;颅内压高或血压过高者代赭石量用30~50g,加泽泻60g,生石决明20~30g,夏枯草10g。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