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54860
玉溪地区彝族医药发展源流(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5期
     摘要:通过对相关文史志资料的梳理,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玉溪地区彝族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本文从彝族医药史、研究历程、现代传承3个方面阐述其医药发展源流,并以史为鉴在结尾部分提出当前社会研究、传承、发展彝族医药的建议。

    关键词:玉溪地区;彝族医药;发展源流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84-03

    玉溪地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包括2个市辖区、8个县,其中包括三个彝族自治县,分别是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经过对史志、现代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走访调研发现,玉溪地区彝族医药历史源远流长。

    1发展历史

    勤劳勇敢、性格豪放的彝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彝族医药文化。流传于新平的彝文典籍《哦姆支杰察》记载:“在荒古年代,世上的人们,有病不会医,病了吟哼哼。我们的祖先有英臣什诺,上山采百草,尝遍苦酸辛。百草有百样,一样采一百,百样治百病,有病不再哼。后人学什诺,如火星火种,什诺的医药,一代传一代。”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依靠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累积有效的用药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医药。

    玉溪地区历史上彝族医药医家辈出,可圈可点,特别清朝以来有文献记载的医家更是多见。正是由于这些具有代表性医家不断努力、推陈出新,不仅使西南地区人民群众免受疾患疫情的困扰,而且创制出享誉全国,行销世界的济世良药,造福人类。

    通海县人沈育柏(1685—1771)在广求良方、积累多年之后,于雍正六年(1728)在县城文庙街开办“拨云堂”,以前店后厂的形式制造、销售“锭子眼药”和其它丹、丸、散、膏药等。光绪元年(1875年),沈元能主持经营药堂时,开化总兵夏豹伯进京面圣,以“拨云锭”为贡品敬呈皇室,倍受嘉奖,回赠楹联“拨云抽丝眼光若电,云开雾散医道神通”。清末民初,“拨云锭”除畅销国内,还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患者欢迎,民间曾有“身带拨云锭,走遍天下不受穷”的说法[1]。

    江川县赵官村人曲焕章(1880-1938)早年跟随姐夫袁槐,在姐翁袁恩龄的指导下学习伤科,后来又拜师姚洪钧,行医滇南各地时,博采众长,广泛向当地民族医、草药医请教,遂成伤科名医,1914年成功创制曲焕章白药,后呈报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公开出售。经曲焕章不断总结改进后,白药达到了最理想的疗效,不仅畅销国内诸省,还以七三折在上海、武汉、香港、澳门、新加坡、雅加达、仰光、曼谷、日本等地建立了代销处[2]。早在1864年,江川县后卫乡格勒婆、候万春母子在当地抗击回民义军起义中,为救护战伤乡亲,就地取材,创制黑药。经子候毓琳(1872-1928)、孙侯怀德(1909-1952)发展改进,试用于临床,已达到起死回生的神奇疗效[3]。江川县金家庄王显(1855-1926)、王子荣(1879-1960)同宗族,是本家叔侄关系,分别研制出万应膏和无敌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无敌膏经王树芬(1903-1982)改革提高,创立声誉,在昆明光华街的一爿房子里挂“王子荣药房”营业。膏药销省内各县,在上海、南京、汉口、成都、重庆、贵阳、南宁等地均有代销处,并出口香港转销其他国家,年产销二万多张[4]。“白药”、“黑药”和“王氏药膏”并称为江川历史上的三大名药。

    峨山县大棚租村人周静溪(1869~1950),青年时师承彝医,兼习中医,清末曾履职军伍,中年退伍返滇从政,后职返乡操医,率子嗣在乡挂牌行医。周氏精于内科诸症,擅长救治急症,开方施药以剂量猛峻著称。附近如石屏、龙武、玉溪、河西、易门等地的彝汉病者慕名来峨求医者甚多[5]。

    元江县洼垤乡人李仕甲(1904—1984),彝族,自幼跟师学习彝文,在掌握彝文化的基础上,潜心刻苦钻研彝文医药书籍,精通彝医药理论,擅长于治疗内、外、妇、儿诸科疑难杂症。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广收徒弟,耐心传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彝族医生,使彝医药后继有人[6]。

    玉溪其他各縣亦有代表医家,如康熙年间易门名医王观善用针灸,治病如神,“三泊有田家子病溺结,观至则死半日矣,一针即苏。又省城毕姓妇,胎死腹中,观诊脉未绝,亦针即愈。[7]”新平县磨皮乡人此苏维录巴(汉名张德跃),精通彝医药理论,擅长骨伤医技,自成一派,承传弟子较多,著有彝文医药书,在新平彝族中颇有声誉,流传广泛[8]。

    民国时期玉溪地区的医堂药店逐渐增多,各县县城店铺林立,如玉溪的天合堂、宝元堂、太生堂;江川的聚星堂、长生堂、复元堂;易门的名春堂、复春堂、长寿堂;新平的益寿堂、延寿堂、天宝堂;元江的济生堂、仁寿堂等[9]。玉溪医家亦出门行医,将自家医药带到县城以外的地方,扩大了影响力。如江川县赵官村人袁恩龄创制“南极万应丹”后,其三子袁杞先澄江后昆阳开业医铺出售;其长子袁槐在改进家传丹药配方、提升疗效的基础上,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昆明小西门内正街开设“袁氏同春医药房”,将“南极万应丹”及所制各种丸散膏丹、药酒、药水呈经云南省政府化验核准注册公开出售[10]。

    然而,由于长期的交通闭塞、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特别经历明、清时期,中央政权对云南的压迫统治,实行文化灭绝政策,彝族医药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始终处于自生自灭、艰难发展的状态。明代洪武年间和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当权者对彝族文化给予无情摧残,以至于在涉及西南的汉文历史文献中,绝少有彝族医药的文字记载。甚至在概述云南各地彝族时,以“病无医药,用夷巫禳之”的语句加以描述[8]。以至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锭子眼药”、“云南白药”都很少有人知晓它们是历史悠久的彝族医药。

    2研究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玉溪地区开始对彝族医药的现代研究工作,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开展地方性的彝药调查、采集、鉴定工作,精心筛选整理成书;发掘重要彝文医药古籍,抢救整理、出版专书,更梳理归纳彝族医药理论及传统医药知识体系。, http://www.100md.com(韩艳丽 罗艳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