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银柴胡
编号:13095322
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摘要:药对是临床中药配伍中相对固定的形式,其中包含了各医家的智慧与临床经验。本文通过病例分析银柴胡、白芍药对在儿科临床疾病中的运用,为学习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银柴胡;白芍;儿科;药对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7-0049-02

    导师何平主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以敏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善用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多种疾病,现将导师运用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儿科多种病症的经验举隅如下。

    1疳积

    宇文某,男,3岁。于2016年3月20日就诊。家长诉患儿一月来饮食下降,形体消瘦,易烦躁发怒,时有腹胀,食后欲便,夜寐不安,易惊,汗多,大便稀,小便可。查体无特殊。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导师诊断为疳积,证属脾弱肝旺。治以健脾平肝。处方:银柴胡9 g,白芍9 g,陈皮6 g,茯苓9 g,白术6 g,淮山药6 g,浮小麦6 g,小枣6 g,山土瓜6 g,兰花参6 g,仙鹤草6 g,诃子2 g,炒麦芽6 g,炒鸡内金4 g,甘草4 g。3剂,水煎取汁内服,日3次。经治疗1月后,患儿纳食好转,体重明显增加,脾气较前好转,眠可,二便调。

    按:疳之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盛过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