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8年第5期
编号:13339613
再生障碍性贫血微循环障碍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5期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肾虚为本,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虚则机能衰退,肝血生化无源,从而导致气血亏虚,血虚则脉管不得充盈,气虚则推动无力,血流缓慢,甚则血液运行不畅,络脉痹阻,日久而行成血瘀。从而出现肾虚为本、瘀血内停为标的病机特点[8]。

    2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特点从临床症状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所出现的贫血、出血、舌质紫暗瘀斑、肌肤甲错、脉涩等特征性表现,其基本病理与血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瘀潜在病理状态的存在,影响了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进而导致微循环异常,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衰退,气血生化乏源,导致阴阳气血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发病的机会增多,因而形成血瘀的途径亦相应增多。或脏腑功能减退,气虚统血无力,气不摄血而成气虚血瘀;或阳气不足,寒邪内生,而成寒凝血瘀;或素体阴虚,竭灼阴液,阴虚火旺,伤及营血成瘀;或外邪侵袭,留着机体,而致气机壅滞,血流不畅,留滞成瘀。证之临床,无论从中医辨证分析的角度还是现代医学对血液微循环等实验室客观指标的检测,都充分证明血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形成的重要因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如皮肤瘀点瘀斑,肌肤甲错,衄血不止,舌质紫暗或舌下脉络瘀阻,甚或腹部刺痛或少腹硬满疼痛拒按,女性则可出现月经色黯夹有瘀块等,无一不与血瘀有关[4]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