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6例纳入观察的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中药左金丸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7.0%,高于对照组的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均有不同程度减轻,R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观察组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月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左金丸;肝胃不和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45-03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的临床常见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由于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和胰液等,患者多表现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1],相当于中医的“胃脘痛”、“反胃”、“吞酸”等病的范畴。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针对此类患者多肝气郁结、胃气上逆的发病特点,以左金丸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6例,患者均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中2项或以上的主症,且经胃镜确诊,并按照来院就诊的先后排序编号,根据SPSS18.0统计软件的随机数字表将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1岁~70岁,平均(47.5±11.4)岁;病程3月~5 a,平均(17.5±7.3)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3岁~70岁,平均(46.9±12.1)岁;病程4月~4 a,平均(18.3±7.8)月。经SPSS18.0统计软件对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201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专家组指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中的诊断标准和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中肝胃不和型的诊断标准,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程度(LA分类法)为A级—C级;年龄≤70周岁;认可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和(或)十二指肠手术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病史或依从性特别差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0 mg/次,2次/d,分别于早餐和晚餐前口服;同时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分别于3餐前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药左金丸加减治疗,处方:黄连12 g,吴茱萸6 g,柴胡15 g,半夏12 g,厚朴12 g,枳实12 g,党参15 g,延胡索12 g,香附12 g,煅瓦楞15 g,干姜6 g,炙甘草6 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疗程同对照组均为8周,期间每2周复查1次,根据兼症适当调整处方。
1.4 观察指标 采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推荐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4]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改善情况,并按6个等级分别评分:0分为该项症状完全没有;1分为症状不明显,经暗示后发现;3分为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5分为症状非常明显必须依靠药物控制;2分为症状介于1、3之间;4分为症状介于3、5之间。
1.5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主症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的RDQ评分,结合胃镜检查情况。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RDQ评分均≤1分,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直径≤5mm;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RDQ评分均下降1分及以上,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明显好转,胃镜检查LA分级改善1个级别及以上,但未划入显效者;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后同时对2组痊愈及显效的患者随访3月,比较复发率。
1.6 统计学方法 将2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疗效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如统计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RDQ评分比较 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均有不同程度减轻,R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对比,观察组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3个月复发率 对照组复发2例,观察组复发1例。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亚洲地区。作为食管运功障碍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常见,病因均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镜下表现固定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因此现代医学治疗着重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抑制胃酸分泌,来达到减少食管黏膜受到胃酸侵蚀的目的,临床中多使用的奥美拉唑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二是促进胃肠道运动,减少消化道反流。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作为临床中常用的消化道促动力剂,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显著增强消化道运动,改善食管抗反流屏障,从而减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5]。笔者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在口服这两种药物后,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症状亦得到较好改善。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而致病,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指出:“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患者因各种原因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则见嗳气吞酸诸证[6]。针对以上病机,本研究以《丹溪心法》之名方左金丸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方中黄连性味苦寒,清泻肝胃之火,少佐辛热的吴茱萸温胃降逆,疏肝和胃,降逆止呕,配以柴胡疏肝解郁、半夏降逆止呕、厚朴、枳实行气消痞,辅以党参补益脾胃,又以延胡索、香附行气止痛,煅瓦楞中和胃酸,干姜温胃止呕,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降逆止嗳、和胃制酸止痛之功效,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和嗳气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短期复发率亦得到较好控制,值得临床应用。然而由于笔者随访时间较短,且样本量较小,所以在复发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有待于下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会东.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3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3):98-9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4,33(10):649-661.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0(11):1550-1553.
[4]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3,22(11):651-654.
[5]杜连平,马启明.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J].光明中医,2016,31(21):3081-3082.
[6]杜连平,马启明.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8):1948-1952., http://www.100md.com(郭育慧)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左金丸;肝胃不和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45-03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的临床常见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由于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和胰液等,患者多表现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1],相当于中医的“胃脘痛”、“反胃”、“吞酸”等病的范畴。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针对此类患者多肝气郁结、胃气上逆的发病特点,以左金丸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6例,患者均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中2项或以上的主症,且经胃镜确诊,并按照来院就诊的先后排序编号,根据SPSS18.0统计软件的随机数字表将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1岁~70岁,平均(47.5±11.4)岁;病程3月~5 a,平均(17.5±7.3)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3岁~70岁,平均(46.9±12.1)岁;病程4月~4 a,平均(18.3±7.8)月。经SPSS18.0统计软件对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201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专家组指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中的诊断标准和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中肝胃不和型的诊断标准,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程度(LA分类法)为A级—C级;年龄≤70周岁;认可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和(或)十二指肠手术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病史或依从性特别差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0 mg/次,2次/d,分别于早餐和晚餐前口服;同时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分别于3餐前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药左金丸加减治疗,处方:黄连12 g,吴茱萸6 g,柴胡15 g,半夏12 g,厚朴12 g,枳实12 g,党参15 g,延胡索12 g,香附12 g,煅瓦楞15 g,干姜6 g,炙甘草6 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疗程同对照组均为8周,期间每2周复查1次,根据兼症适当调整处方。
1.4 观察指标 采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推荐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4]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改善情况,并按6个等级分别评分:0分为该项症状完全没有;1分为症状不明显,经暗示后发现;3分为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5分为症状非常明显必须依靠药物控制;2分为症状介于1、3之间;4分为症状介于3、5之间。
1.5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主症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的RDQ评分,结合胃镜检查情况。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RDQ评分均≤1分,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直径≤5mm;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RDQ评分均下降1分及以上,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明显好转,胃镜检查LA分级改善1个级别及以上,但未划入显效者;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后同时对2组痊愈及显效的患者随访3月,比较复发率。
1.6 统计学方法 将2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疗效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如统计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RDQ评分比较 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均有不同程度减轻,R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对比,观察组4项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3个月复发率 对照组复发2例,观察组复发1例。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亚洲地区。作为食管运功障碍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常见,病因均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镜下表现固定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因此现代医学治疗着重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抑制胃酸分泌,来达到减少食管黏膜受到胃酸侵蚀的目的,临床中多使用的奥美拉唑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二是促进胃肠道运动,减少消化道反流。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作为临床中常用的消化道促动力剂,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显著增强消化道运动,改善食管抗反流屏障,从而减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5]。笔者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在口服这两种药物后,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症状亦得到较好改善。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而致病,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指出:“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患者因各种原因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则见嗳气吞酸诸证[6]。针对以上病机,本研究以《丹溪心法》之名方左金丸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方中黄连性味苦寒,清泻肝胃之火,少佐辛热的吴茱萸温胃降逆,疏肝和胃,降逆止呕,配以柴胡疏肝解郁、半夏降逆止呕、厚朴、枳实行气消痞,辅以党参补益脾胃,又以延胡索、香附行气止痛,煅瓦楞中和胃酸,干姜温胃止呕,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降逆止嗳、和胃制酸止痛之功效,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和嗳气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短期复发率亦得到较好控制,值得临床应用。然而由于笔者随访时间较短,且样本量较小,所以在复发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有待于下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会东.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3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3):98-9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4,33(10):649-661.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0(11):1550-1553.
[4]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3,22(11):651-654.
[5]杜连平,马启明.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J].光明中医,2016,31(21):3081-3082.
[6]杜连平,马启明.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8):1948-1952., http://www.100md.com(郭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