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热点 > 青少年网络成瘾
编号:11913442
网络成瘾的心理和社会危害

     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活空间,却也由此衍生出一个重大的问题——网络成瘾,它已成为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弊病。

    有关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每周至少超过20个小时,这对他们的身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不仅是躯体生理上(电磁辐射、视力和神经内分泌方面等)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对自身心理功能的危害和由此导致的社会功能受损,从而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会严重阻碍认知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他们本应该有着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但过度使用网络,由于网络信息交流途径的单一、认知方式的刻板,会影响青少年认知思维的全面发展。而且,大量感性的稍纵即逝的信息和超强度的对视听感官的刺激,使个体更多的倾向于被动接受和面对屏幕作出反应。这种在游戏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体现在现实环境中?调查表明,网络上解决问题测验成绩与现实生活中的认知思维成绩并无相关性。长时间的上网还会使个体的时间认知感发生改变,出现时间知觉的混乱。

    多媒体网络环境内容丰富,大量信息拥入脑内,个体可能会对繁杂的信息处理产生无力应对的感觉,形成“认知超载”。而浏览时间越长,感受性就越低(感受信息的阈值下降),即浏览等量信息所消耗的时间将增加,出现“认知麻痹”现象,从而妨碍大脑的深入思考,影响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引起思维惰性,导致无能力追求任何目标,严重者可产生信息焦虑综合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