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与美容》 > 2001年第8期
编号:11554923
“热损伤”的清凉防线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日 《健康与美容》 2001年第8期
     一到夏季,骄阳似火,闷热难熬,那么, 保证夏季锻炼的安全,提高夏季健身锻炼的效果,有效预防夏季锻炼中的热损伤便是每一个锻炼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是恒温动物,无论环境温度如何变化,都可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维持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的先决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出汗被精确定位在37度,而这一定点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暂时变化,譬如:脱水、饥饿或发烧。而体温低于34度时,细胞的代谢水平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意识丧失或心律失常。

    运动对体温的影响

    运动是会对体温有影响的,剧烈运动可使代谢能量消耗比安静时增加20~25倍。在这些能量中,用于肌肉做功的不超过25%,其余的则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必须将其排出。在夏季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机体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方式的散热减少,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并不减少,因此更容易因体温升高出现疲劳和危及生命的高热发病。

    产热过多时机体的生理学反应

    在产热过多时人体能够通过各种生理学机制对热负荷做出反应:出汗、血液的重新分配(血液由内脏向皮肤血流转移)、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增加,以及热强度的感受等等,一方面可使散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负面的心理影响,自觉不自觉的使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强度降低,或被迫停止运动,而使产热减少。训练良好的运动员可较长时间承受中心温度为39~41摄氏度的体温(37度为正常)。然而,机体的最高热限为42摄氏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