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年第14期
编号:11159262
浅部念珠菌病的药物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5日 余 进 李若瑜
第1页

    参见附件(125KB,1页)。

    浅部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感染,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和甲。临床分为皮肤及甲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直接镜检如查到大量假菌丝,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态。

    由于本病属条件致病菌感染,患病者多有潜在的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诱因,故防治本病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真菌治疗措施可分为局部和系统两方面。

    皮肤及甲念珠菌病

    一般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可外用2%~3%克霉唑、1%益康唑、2%咪康唑、2%酮康唑、1%联苯苄唑、1%特比萘芬、1%环吡酮等制剂中的任何一种,每日1~2次,疗程2周左右。如损害部位较湿润,可先用咪康唑或联苯苄唑粉剂外用,干燥后再用霜剂。局限性甲板远端感染可外用5%阿莫罗芬(每周1次)或8%环吡酮甲涂剂(每周1~3次)治疗,平均疗程为10个月。

    对皮损累及毛囊、甲沟、甲板者,新生儿或并发系统感染者,可内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选用氟康唑200~400mg/日口服或静注;对甲念珠菌病可采用间歇单次口服,150mg/周,疗程12~16周(限于指甲)。或口服伊曲康唑200~400mg/日;对甲念珠菌病可采用冲击疗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