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脉——内科急症的重要意义
第1页 |
参见附件(114KB,1页)。
典型病例
患者,男,36岁,10天前感冒,4天前出现急性心前区疼痛,并放射到颈部。深呼吸时加重,前倾位时减轻。同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体格检查:病人取前倾坐位,面色苍白,轻度发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T38.2℃,P128次/分,R32次/分 ,BPi08/72mmHg;头部检查未见异常,颈静脉怒张,两侧胸部对称,未见心尖搏动;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轻而远,左肺下野呼吸音减弱;腹部略膨胀,肝大,位于锁骨中线肋下缘3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浮肿。
在社区医院,由于缺乏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所以对此类急症病人的诊断,往往会陷入困境。此时,行“奇脉”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奇脉,又称“吸停脉”。
操作 病人取坐位,医生站在病人一侧,右手触及病人的桡动脉脉搏后,握腕,轻轻将上肢抬高,上举。此时再一边摸脉,一边嘱病人大喘气。如果出现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难以触及,呼气时恢复正常,则为奇脉(+)。遇到不太明显的奇脉,可用听诊血压的方法查出,即原来听到的脉搏声在吸气时减弱或消失;或收缩压在吸气时较呼气时降低10mmHg以上,则为奇脉(+)。
机理 奇脉的产生主要与心室搏出量的变化有关。正常人吸气时肺循环血容量虽有增加,但体循环向右心灌注的血量也相应增加,因此,由肺循环向左心流入的血量没有明显改变,所以周围脉搏的强弱无显著变化。当心包填塞时,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使肺循环血容量增加,但因同时心脏的舒张受限,致使体循环的血液向右心室回流量不能相应增加,导致肺循环血液流入左心室的量较正常时减少,左心室搏出量也随之减少,造成脉搏变弱甚至不能触及,因而出现奇脉。
意义 奇脉(+),则说明有心包填塞。临床工作中,习惯将收缩压和脉压降低、静脉压升高、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心音低而远、脉速、呼吸困难和奇脉等体征,合称为“心包填塞征”,常见于心包积液或急性心包炎。本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应考虑为“急性心包炎”。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KB,1页)。